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839:“板报组问题”始作俑者的思考

(2017-11-16 14:01:2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0.839:“板报组问题”始作俑者的思考

最终把问题摆到明面上来。

今天又是我午自习值班,我一直担心那种午自习乱说话的情况重演。因为,经过这几周的时间,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上自习随便说话的状况,虽然从源头上有了堵住的办法,但是那种流传的习惯更难以解决。

希望作为“板报组问题”始作俑者的思考,有助于问题的尽快圆满解决!

一、有一种办法,叫亡羊补牢

一旦在出现那种上午自习乱说话的情况,恐怕不是解决板报组习惯那么简单。以前教师虽然反对随便说话,但是并没有身体力行的拿出有效的措施,更没有更好的效果反而是更糟。

这个时候,学生怀疑老师的执行力。另外习惯的力量,让我和学生都需要付出更大的意志力和认真自觉的行动。

先摆一摆自己和学生的问题:我是对不良行为容忍的习惯和不有效作为的习惯;学生呢则是一种无辜而不自知自觉,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为了这个问题,我想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午自习时间不再出板报,把出板报时间挪到其他地方。午自习时间,谁违反纪律扣谁的分。值班同学能负起这个责任,我可以靠一靠真正落实。另外一种是板报正常出,保证不说话,可以给每个人板报组成员五分奖励分,因为他们要养成好习惯改掉不良习惯——严格说,这是一个进步分。另外,不管什么原因,板报组的同学也是说话一次扣一分(即商量板报也算是说话)!

制定出这个制度,让板报组同学认真商量考虑选择其一。这样做,也是让板报组的同学一起重视这个问题,帮助老师想出应对办法。毕竟,我们说过,班集体的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每个人为此出点力,都是大家乐意的。

为了不影响学生出板报,我特意咨询了相关的班主任老师。他们的建议是,可以利用课间或者是体育课时间。熟练的出板报,二十分钟可以解决。我想,我们不熟练,如果解决了随便的习惯,也可以在半小时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我所看到的不良影响:据我的观察,这种现场商量着现出板报的做法,看似非常锻炼学生,看似集思广益,实际上则是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浅层次的挖掘,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这样做的后果,不是让板报组的同学增长才干,而是养成了一种低效率作为的习惯。以前,我没有这样的认识,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由自主更好的培养出一种能力来。现在看来,这种习惯,影响到他们深层次或者更高层次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他们交流内容的随机性和任意性很大,都不是经过深层次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这种习惯,也影响到上自习课的其他同学。

为了真正落到实处,我把这个情况汇报给了级部领导张老师,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首先声明,事情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没有说出来,总是自以为是没有应有的自觉性和警惕性,这是我的执迷不悟。今天,我坦言自己在午自习管理上的认识不足和处置不当,表示了对此次处置造成的后果的懊悔和担当,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处置方案和解决板报组说话问题的技术操作方面的细节。班主任张老师,也道出最近一段时间,一班有些松懈和下降的事实。我立即表示,这和我午自习处置适当有密切关系。这曾经是我担心的事情也是我努力防范的,因为处置不当而真的如此。虽然学生的成长进步影响因素有几十种,但是在这个具体事件上我处置适当,看似体谅学生怕学生完不成板报任务,实际上用了一种错误的方法做事,反而是对学生一种误导。有句话,叫“师道尊严”。我实际上,没有很好的维护好师道尊严,我从某种意义上亵渎了教育教学之道。

这就是所谓的诺米骨牌效应吧,我就是推动那第一块骨牌的人,不过这不是一种向善向上的推动,是一种师生教学相长历程中的倒退。我常常告诉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寻找自己在“自信自律助人”方面找出自己的三个优点和一个可以改掉的不足。我的总结和自我反省,算是一种自信自律助人;我的检讨自己的问题并设计相关的修正方案并努力让学生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就算是改掉自己可以改掉的不足吧。

二、“黑板报风波”中的个人性格原因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出现有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性格的原因。

我不善于处理实际问题,不善于处理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并或多或少的回避这样的问题。很多时候,我沉浸在一种自我情绪理念言行的调整上,很少正面去快刀斩乱麻的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育教学管理上如此,知识技能层面上也如此。我常常借鉴同学科孙老师的一些做法,我自身则似乎丧失了一种生成解决这种问题技能的能力。这是我无法逃避的自卑的根源,也是我常常把自信挂在嘴上并努力落实的原因。就像是一个身体处于亚健康的人,现在特别注意锻炼饮食和自我调节一样。我今天,对于这件小事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或者说是剖析,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这种剖析,对于学生和同事意义可能不到,对于我自己则是一个刮骨疗毒的比较深刻严肃的问题。问题在学生身上,根子却出在作为午自习值班老师的身上。我的教育良知,让我无法无动于衷。

我可以随着时光的流逝忘掉或者淡化这件事情,但是这种行为习惯已经有意无意的沉淀到了学生的成长序列编码中。学生无法像我一样条分缕析的探究其中的细节和环节,学生无法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根本原因。即使他们搞清楚了,他们的自我教育管理能力和自我导向主动成长能力,也完全无法抗拒他们所尊敬的老师的失误带给他们的不好的影响。我作为一名教师,常常告诫学生,教师不是完人也有优缺点,要努力学习教师的优点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实际上也是在向学生传递教育的真谛,如果说我有什么可取之处,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活的教材,让学生看到教师是如何扬长避短的。实际上,我的这种做法,也是为了让学生对教师失误有足够的免疫力,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教师是崇拜的。不是自己做得怎么好,因为孩子的自主能力差,他必须选择相信和依赖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就像是一株新栽的高大植物,一定要用几根木棍作为支架,只有这些支架的帮助,他们才会不至于倒下或者歪斜。我不是圣人,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能不用古今中外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不然我就是孩子成长路上作祟的小人,也是让我的人生留下很多的污点。

有时候,我常常想:作为一名教师,为什么这么累。因为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知识技能,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母,但是在这个课堂上或者师生交往中,教师就成了影响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他人。某些教育教学专业方面的影响甚至超过了他们的父母,这也是一些学生在人生中很长一段时间非常原因亲近自己老师的原因。有些老师,甚至他的优秀的品德行为,影响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说实在的,有些行为习惯的引导,教师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但是学生成长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不是老师早就烂熟于心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甚至要向学生学习。这种学习并不比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轻松。有时这种学习的压力,因为责任担当远远超过了学生自身的文化课学习和身心成长的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