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0.840:地理探究课程的可行性

(2017-11-16 16:38:36)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0.840:地理探究课程的可行性

地理教学内容中,有着大量可以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内容,再者就是学生喜欢探索研究的兴趣,再次就是学生对于生活或者生产的关注面更加宽广,因此衍生出一些相关的地理问题,还有就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索,也为地理探究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 探究资源的所在

地理信息承载者,主要是地图和相关的文字。

每个地图承载的信息非常巨大,教师在使用一个地图时,只是根据讲课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点拨。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和目的出发,都可以提出很多对学习和探究有意义的问题。

某点经纬度的确定,本身就是一个探究问题。这个问题一直问下去,可以将有关经纬度的知识技能全部串联起来。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个地图上面可以提出二百多个问题,这仅仅就初中地理结业考试涉及的问题。

地理教学最尴尬的地方,就是教师讲到哪里,学生看到哪里想到哪里,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最终导致师生很累。教师累在这些问题,不知道学生究竟会不会或者需要不需要讲解;学生累在被动的接受中,增加了记忆负担的同时降低了思考能力,继而引发学习倦怠。最终老师反复的说,学生有意无意的选择“屏蔽”教师的授课内容。

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采取的办法,就是对勇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奖励(奖励分数就可以,不需要什么物质奖励,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实际上就是给学生的学习一个朝向)。上苍赐予我们每个班集体,都有一些钟爱地理学科的同学,创建一个探究者获奖的平台,这些同学可以在上面一展身手,不仅自己的地理学习走向成功,也带动身边的同学走进学习地理的殿堂!

二、 激励,让探究的种子生根发芽

一个好的地理学习集体,仅仅靠几个天生爱好地理的同学带动,显然不够。激发每个同学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才是一个地理教师要练好的基本功。

学会赏识每个学习中的学生。实际上,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优缺点,作为教师就是要用足够的智慧认识学生成长中的特点,从而进行因势利导。《礼记学记》,知至学之难易,然后善喻、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做本门学科知识体系生成的专家(起码是自己所从事教学的这个学段的专家),善于总结本学段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些经验,并提升这些经验成为一种教育教学指导理念,不断放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闪光点。

一个学生回答一个简单的地理问题时出错了,一般情况下教师或者不高兴或者声色俱厉的批评在所难免。这些做法,不仅不奏效,而且让学生感到一种压抑,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受到影响。我常常用一种幽默的说法,既让出错的同学有台阶下,又让他真正注意并纠正刚才的错误。我一般这样说:“某某同学,不是不会,大概是提醒大家不要将这样简单的问题搞错。他来黑板上板演(或者他刚才回答的),就是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种非常低级的错误。”这样做,不仅出错的同学深刻的记住了这一点,那些没有出错的同学也有了简单问题不可忽视的理念。探究,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学习品质,除了让学生欣赏教师悲悯情怀和智慧之外,一个教师没有别的办法让学生走上探究成长之路!

我今天走上教育叙事写作探究之路,就是自己周围的领导同事不断鼓励和王维审老师的引领以及叙事者团队全体成员帮助的结果。如果我遇到的都是没有帮助我的具体办法且是一些泼冷水的人,我恐怕已经不再坚持了。当然,当我真正走上了这条路,有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以后,我才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自我激励机制!对于一个心智没有完全成熟,缺乏足够或者必要文化支撑的孩子,我们除了激励严格教育管理之外,还有什么呢?这种严格教育管理的基础,就是自己的学生得到来自教师的激励并感受认可这种激励!

三、从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找到自信

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师的讲授,只是学生真正学习的一种启动和引导。真正具有探究意义的主动学习,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的开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也就是生活有多么辽阔,学生的探究就多么辽阔。课标明确表示,学习与生活生产有益的地理知识。很多时候,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做题,让我们忽视了地理学习与生活生产之间的联系。这是教师对于教材和学生生活兴趣点的挖掘不够造成的,可以在备课和关注学生成长历程中得到补偿或者纠正。

很多有经验的地理老师,善于从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地理问题(或者出题),让学生展开分析思考,慢慢的将学生引导上一条学习地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结合的道路。如吃饭穿衣住房采光取暖外出旅行中的地理知识技能,如网上购物身边自然环境保护和父母生产工作实践中的地理知识技能。

一位家长告诉我:“我想让学生学好地理,不是为了让她考一个好学校或者名牌大学,而是觉得地理这门学科非常实用!”这个同学的学习基础并不理想,但是她的父亲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辅导孩子学地理,并与我交流地理学习指导中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一开始,这个同学因为怵头学地理,干脆将地理作业撇到一边,告诉老师作业找不到了,真正是地理作业一拖再拖。可是作为父亲的家长,是非常坚持的。我与家长携手引导孩子,从她身上找出闪光点,这个孩子成为学习生活路上的自信者学习有了较大的进步!只要你自信,只要你尽了最大努力,你就是最优秀的。

教育教学,不是局限于让学生考个好成绩,要让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成为成长路上的强者和主宰者,从而更好的发展提升自己学会把握自己的命运!

四、 结合“三观”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地理教学中,涉及如何认识自然的问题,涉及人类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认识人与自然如何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这些问题很大,也很实际。抓住机会,在教学生学会认识自然更好的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中,学会更好的认识自己保护自己发展自己,是地理教学中得天独厚的道德品质教育资源。《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古人的高度智慧,在信息技术和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