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823:读出一种“陌生”和“羞耻”

(2017-11-01 18:31:34)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823:读出一种“陌生”和“羞耻”

——读王晓春《跳出教育看教育》

参加教育工作已经有三十四年了,却没有像今天一样用一种陌生的眼光看到自己所谓的教育和学生的成长。

这一切,源于一年多来对于叙事者活动的追随,源于叙事者共读书目《跳出教育看教育》的读后感悟!

一、从熟悉中读出一种“陌生”

这些源于我的自觉,更源于王晓春老师的《跳出教育看教育》一书。仅仅是我的自觉的话,很多人的一句“谦虚”,让自己很受用。很受用后,因为一种蒙昧的文化,自己在教育的同时也在做着糊涂的梦和糊涂的事情。

这种糊涂,却是害人害己的。记得外地的教师到我们学校,给全体教师做报告,说了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话:“教师,是一个最容易行善积德的事业,也是最容易造孽的职业。把一个孩子往好处有效引领了,四辈人从中受益;让一个孩子因为自己受到一种不良印象,四辈人遭罪!这四辈人,就是孩子自己这一辈,孩子的父辈、祖父辈外祖父辈及孩子的后一辈。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关系百年大计!”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不能像严师那样从自身素质到教育影响力,都做到滴水不漏恰到好处,也不能像名师那样积淀了丰厚巨大的影响力,时时处处可以做出“四两拨千斤”的教育效果。严师出高徒,名师有名师的效应,都不是可以随意做到的。努力做一个明白人,做一个明明白白做教育的老师,却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

如何做一名明师呢?王晓春老师,用他的《跳出教育看教育》中的系列文章,引领我们走出习惯性思维,用大量的事实道理明明白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从事的教育,认识学生成长的真实历程和诸多影响因素。

用王维审老师的话说,作为教师要善于打碎自己。对自己和学生,对教育,没有成见,用一种新的知识视野角度看待自己从事的教育,看到教育活动中的自己和学生。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提升完善自己的过程。有了这种习惯和能力,就能从日复一日看似单调重复的教育工作中读出一种“陌生”,就是让自己拥有了一种研究改善提升教育活动中每个细节的能力!

二、扯下自以为是的“遮羞布”

一年多来,我因为习惯了撰写教育叙事,总是对于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有着诸多的反思,当然有相应的改善和提升。每天进步一点点,既是我与学生共同的座右铭,也是我在努力践行的。

很多时候,我也感觉到,自己的这种所谓的反思改善和提升中,似乎有些做表面文章的嫌疑。遇到自己真正的软肋,自己也是绕着走,也是文过饰非。

王晓春老师的文字,娓娓道来,给人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实际上,它真正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软肋,让我的那块自以为懂教育的“遮羞布”无处遁形。我自以为是的羞耻感,被唤醒了。

“知耻而后勇”,《跳出教育看教育》,让我增添了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