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821:思路的“变”与“不变”

(2017-10-28 22:13:13)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821:思路的“变”与“不变”

课下,初一几个同学找到我,异口同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您上课的思路变了”!

作为一名初一地理老师,我认真探讨了“思路变了”的真正原因。其中一个同学,接着分析了“上课思路变了”的真正原因。如果所有同学,都能像这个同学一样,努力读懂这种“变”和“变中的不变”,我们的地理教学就会迈上新的台阶!

一、“不要死记”,激发空间思维潜能

新初一首先学习《地球与地图》,我常讲“不要死记”。如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不是可以背过的,而是需要通过判读经纬线的度数变化特点,然后确定该点所在经纬度(包括判断它是东经西经或南纬北纬)。整个过程,就是在看经纬网图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推理判断。

这种分析推理判断是一种能力,不是单纯的直观记忆所能解决的问题。

有个典故,就叫“盲人摸象”。每个盲人摸到的大象的具体部位不同,对大象形状做出的判断就不同,如摸到大象耳朵的盲人说大象就像是一把扇子;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说,大象就像是一根柱子。

那个时候,我特别强调,每个同学都要集中精力听课,千万不要中断,如果中断了,没有听老师授课的全过程(或没有听懂),同学们在没有能力自主习得这种能力时,同学们对于地球地图部分学到的知识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分析推理判断肯定是有问题的。

要真正做到不要死记,就要专心听课并且要听懂。实际上,初一的学生,要么不能注意力集中,要么空间思维能力达不到,所有一部分同学会暂时掌握不好这部分内容。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的温馨提示是:“暂时听不懂,不要放弃,努力坚持专心听课,以后大家会慢慢全部掌握!”

二、“必须死记”,“死”而不“死”

学完了《地球地图》以后,接下来就是学习《大洲大洋与海陆的变迁》。

学习《大洲大洋与海陆的变迁》时,我上课时常用的关键词就是“必须死记”!比如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比如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红海日益扩大的原因。这个时候,教师重点训练学生看图识图的准确性和速度,并训练学生学会正确利用所学知识表述自己的分析判断成果。不管是用眼睛看图,还是带有规律性的用图分析描述,都需要在不断反复练习中得以强化记忆!

这个时候,出现的学习问题有两大类:一种就是思维能力强的同学,没有规范准确的表述能力:再者,就是具备了一定的表述能力但是常常是“张冠李戴”,即并非建立在实际看图分析能力基础上的正确表述!

这个时候,我采取的策略是:对于那些思维能力强的同学,让他们学会规范表述(加强训练),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变成地理学科学习中的真正学力;对于那些掌握了一定文字表述能力的同学,进一步挖掘自己看图分析能力,促进他们对看图分析产生兴趣,真正做到“跳一跳摘桃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