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9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814:悲悯,最不可缺的教育情怀

(2017-10-22 20:45:14)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814:悲悯,最不可缺的教育情怀

我提出自信自律助人的课堂文化,在关注学生状态的同时,更是将一个个同学当成一面镜子检验自己。

一个老师最大的自信自律助人,莫过于创建并落实一种让学生受益的课程。实际上,课堂和课下与学生交流的瞬间,就是践行这种文化的舞台。

把课下交给一个个叙事故事,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呢?就像是一个厨师,不仅要创建自己的菜肴特色,更要通过这种创建真正拥有顾客的食欲!

一、学习,是一株成长的绿植

“一半熟悉,一半陌生”,不是真正的一半一半,而是构成课堂内涵的两个方面,就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切皆有阴阳组成一样。

有人将课堂教学的真正内涵,比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这种知识结构体系,就像是一株绿植,根茎叶的萌生都源于以前的基础。以前的基础,就是学生熟悉的东西,陌生的就是学生新接受的知识技能。

如讲《海陆的变迁》一节,我们可以这样开头:“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海陆面貌不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影响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同学们看书中的相关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其中的原因。”这样做,是为了养成学生主动看书接受新的知识技能的习惯。

授课如此,做巩固练习题也是如此。

比如,在地图上标注地球自转公转方向、描画大洲分界线、特殊纬线等等,学生常常忘记做。很多时候,我们归咎于粗心。实际上,这是对于学科学习没有入门的表现。简单的描画中,蕴含着丰富有趣的地理知识技能,如果懂得了这个规律,就不会对地理学习中的描描画画这种看似举手之劳掉以轻心了。

我们看地图,地图有三要素:图例、比例尺和方向。其中这些标注,都属于图例中的一些元素。学习在看图时添加这些元素,就是为了在看图的时候重点关注并明了这些标注中的意义。在描画作业中,如果学生忘了,仅仅要学生把相关的描画内容补上就算完事是一种不合格的教学。如学生的公转方向在图上没有标注或者标错了,就针对公转轨道图加强训练,让学生说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相应位置。这样练习好, 学生对于地球公转的轨迹熟悉了,让他再标注地球公转方向就不仅仅是画一个箭头的行为了,而是明了了地球公转特点基础上的一种标注技能的提升!

二、种好心田,助力绿植成长

一堂好课的基础,不是老师的驾驭课堂如何轻车熟路,也不是学生对于知识技能掌握得如何好,而是师生都热爱学习合作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自信自律助人。

如果将好的学习过程比作一株绿植的话,那么师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悲悯情怀,就是这种绿植成长的沃壤。有人说,没有博爱之心的教师不是一名好老师。我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没有悲悯情怀的时候,无法做一名好教师。

如果说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是学习的花和果实的话,那么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习惯细节,就是学习的根茎叶。这些根茎叶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生是否拥有一种悲悯情怀的现实。

一个农民都懂得,一株庄稼苗暂时长得瘦弱不要紧,只要它有沃壤中充足的养分和水的供应有阳光的沐浴就不怕它不茁壮成长。然而,一棵庄稼最悲催的不是它弱小,而是它虽然已经长得足够强壮但是它却被从土壤中连根拔起!

要让学生拥有悲悯的情怀,教师首先要做到。我有一种经验,自己作为一个凡人,日常生活中的贪嗔痴慢分别执着妄想无时无处不在侵蚀着自己并不丰盈的悲悯情怀,就像是一片沃壤随时有被污染的可能,变得贫瘠不堪。悲悯的情感,不是天生具有的,也不是无从而来的,需要每个教师用心去耕耘与呵护。魏书生老师和陶继新老师,曾经合作完成了一部书叫《种好心田》,我觉得就是让师生拥有悲悯情怀的意思。

这种悲悯情怀,不是一种无所着的内心朝向,也不是一种子虚乌有的情感念头,而是智慧学习和智慧组织教学活动基础上的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教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