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803:如何养成好习惯
(2017-10-14 23:17:4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0.803:如何养成好习惯
“首先让新初一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才能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会安静的看书,安静的写作业的习惯,就从午自习开始——午自习值班的教师注意,让学生保持安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另外就是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才开始有个别学生就说过这样的话:只要一开始三周坚持不交作业,老师咋不着咱以后就没事了!作为教师,一开始就要学会与学生比耐力,你坚持住了,他的好的行为习惯就养成了,你坚持不住以后他就无法无天!”(级部主任张老师在新初一教师周一例会上的讲话大意)
一、做好“静”字大文章
张老师的要求非常简单明了,而且讲出了其重要意义和必要性。我觉得应该努力践行,实际上操作起来不是那么简单。
比如说:午自习值班。作为一名任课教师顺便给学生看一下作业也很正常,这时就会有学生也举着作业本小声说着:“老师,给我看一下!”这个不能完全禁止,但是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做才更好。我就说:“老师在批阅其他同学作业的时候,我们要利用这个时间检查自己的作业,或者复习或者预习,或者思考老师讲过乃至将要学习的内容。”
这个时候,我常常自责:自己是不是破坏了学生的午自习纪律?因为自己不到教室里去的时候是安静的,自己去了一帮着学生看作业,就有了种种嘈杂的声音。同时我又觉得完全让学生自习,对学生作业的对错不能及时反馈,也是一种教育的失误。因此,我只能选择一种折中的办法,有小声的说话交流,更主要的要学会善于与老师同沟通交流而不是自己随便说话。
我想张老师所说的静,不是指简单的不说话,而是一种不妄动,学会感知体验并较快适应初一学习生活更好的成长!
二、在“笨”办法中体验教学相长
让初一新生认真专心听课,也是一门学问。
刚开始一周,每个人都做出非常专心的样子,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专心听课。到了第二周,就有学生开始互相之间做些小动作。
这个时候,我采取了宣传课堂制度文化并严格落实的办法,促进良好课堂行为习惯养成。对于学生自信自律助人方面的优秀表现及时表扬并加相应的奖励分;对于管不住自己的同学,适当通过奖励加分和警告扣分正方两方面的辅助形式帮助他养成避短!同时也将加减分用在自己身上,让师生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鼓励学生帮助教师扬长避短,并给予帮助教师(指出教学上的失误和教师行为上可以改掉的不足)的相应的同学加奖励分。
一开始,学生由于作业内容多种类多出现交不上作业的情况。我采取在班集体群里及时通报作业上交和完成情况,并通过给课代表小组长加减奖励分的办法,请他们帮助督促那些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和按时上交作业的同学!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备课上课与学生谈心交流等是不是都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