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68:导游,一类教师助手的美称
(2017-09-19 21:37:33)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768:导游,一类教师助手的美称
一班的两位课代表来了,一人搬了一摞作业,一摞是《地理同步训练》,一摞是《地理配套训练》。
看着辛勤的两位课代表,我打趣到:“给我送礼物来了!”我这样说着的时候,心中也感觉出这份礼物的沉重。
两个同学笑嘻嘻的,她们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实际上,她们没有错,不仅无错而且有功。理性告诉我,我也应该知道同学们怎么对待作业。初一新入学一个月内重点抓学习习惯养成,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种作业任务,便是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想从每个小组找出两个同学,帮助老师批阅同学的作业!”我合盘拖出自己的想法。
“可是,他们也有些问题不会做啊!”翡的回答也非常实际。经纬网地图部分知识技能,就是当老师的也会在一不小心中出错。这些新初一的同学,谁也不敢做这个教师助理除非事先找他们来统一培训,让他们明确答案以后。
“我也需要抽查了解情况!这次就先有我看吧。辛苦你们了。”我这样总结和与两位课代表的交流。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看完了一摞作业,剩下的一摞作业又占了我一个多小时时间。可以说整个下午,我都在看地理作业中度过。其实其中的苦累不怕,怕的是这种付出变成一种无效劳动。
如同一个精批细改学生作文的老师,用了十分钟评改,学生拿到手中只是瞥了一眼分数,就再也不看了。一个教师,必须减少这种无效劳动。特别是我,精力体力原本有限,在这方面耗费的时间精力多了,就没有精力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记得十几年前,我那时年轻,曾经让一个学生改正一道经纬网方面的练习题。曾经让这个学生连续改到六七次,结果这个同学只是机器人那样般的改动,对于所改的内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主动的求知和理解。
出现这种现象,怨不得学生,因为这是老师的失察所致。《礼记学记》中明确记载着:“学者又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虎,或失则易,或失择止。”我的那次失误,就是替学生思考,把学生当成了一个书写的工具,是干的越俎代庖的事倍功半的事情。
事后我想,我三个小时做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五六个同学用半个小时完成,既锻炼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让自己从繁琐单调重复的批阅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钻研致力于更多教育教学方面的事情。
总结语
本来进入了一个景区或者公园,那么游览就应该是游客自己的事情了,但是偏偏有了导游。不一样的感悟,变成了一样的说辞。
如果非得有导游,那就从游客中选出一些做导游。一些基本的景区介绍,就通过标语牌直观形象给游客写清楚就行。省出导游的人力物力,可以用于挖掘开发景区或者公园的特色文化建设。地理学习,与之有不少相似处。
让学生参与导游,让教师有更多精力参与教材更高更深更细层面上的开发利用,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