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63:今晚,听名编讲选稿
(2017-09-16 22:35:11)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763:今晚,听名编讲选稿
不知不觉中,《中国教师报》成长周刊主编宋鸽老师的讲座进行了两个多小时,从晚上7:30到9:30。
宋老师讲的都是“干货”,我记录了一些关键词语,随后写下了自己感悟。
一、好的题目
宋老师坦言:自己只看题目好的文章。
一个好的题目,新颖,语言凝练,是生动丰富文章内容的一个窗口。
自己拿到一本杂志或者是书籍,往往也是先看其中的目录。那些目录中,有些题目能打动自己就看下去,如果不能就连看也不看。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章漫天遍地,我们只能选择对自己最有意义的文章看。题目,就是我们决定读与不读的第一个关键。
好的文章题目,和好的文章内容形式一样,都是反复思考提炼的结晶。
二、朴实与美
文章的美,源于真和善。这种美,往往与朴实相伴。
我每天坚持撰写教育叙事,就是训练自己发现的眼睛。那些从生活实践中和内心深处长出来的故事,才是最感人的。
信息时代,最不缺的是形式上的推陈出新,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形式中,往往最容易丢失的就是那份真实感人的善良和对美的向往!
如果说生活是暴雨一降的话,那么雨后的山泉水,才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三、文字表达很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就是一些教育中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可以说出来,却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再者,就是心中有所感悟,但是没有能力叙述出来。
这里面有口语表达转变成书面文字的问题,也有一个心中所思所想能不能清楚彻底表达的能力问题。前者,需要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训练;后者则需要站在一个哲学或者一个更高的文化层面,梳理自己的思绪理念和言行,以至于达到可以与他人清楚明白沟通交流的目的。
“修辞气,远鄙倍也”,曾子的话语,提醒我们不仅得体的语言可以产生并唤醒一种正能量,好的文字同样有更好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语不惊人誓不休”,能感动自己的文字,才能感动编辑和读者!
四、阅读与深度
除了那些很有意义的叙事文章以外,就是富有哲理的文章最能打动人。
因为生活中蕴含着哲理,呈现出生活中哲理的文章才更有深度。
那些享誉国内外的优秀教育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教书育人做得好,更主要的是他们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故事、教育理念与人成功分享。
这种分享,如暗夜里的星星,点亮了人们的心灯;如夜航中大海上的灯塔,给人指明了方向;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让人们从中找到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的深度,来源于对于古今中外经典文章的阅读和思考,来源于学以致用后的体验和感悟。多读多写多实践,优秀文章往往是身心历练后的雨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