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52:老师,我得了多少分
(2017-09-07 21:51:0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752:老师,我得了多少分
“老师,我得多少分了?”一个同学站起来这样问。
“我给同学的奖励分和减分,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课堂表现,再一部分就是给同学们作业的奖励分。”我这样解释。
回来后,我就将给每个同学的奖励分累积到花名册上。如果再有学生问,我就可以立即回答他的得分了。
一、设计“加减分”的初衷
一开学,我首先给十个参加劳动的同学加了奖励分。因为这十个同学劳动吃苦耐劳,劳动过程中认真肯动脑,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品质。
我觉得,不管是文化课学习,还是体育锻炼动手操作,都需要勤劳这一优秀品质。
第二个奖励项,就是主动将作业页打开了便于老师批阅的同学。
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的优秀品质之一,就是懂得尊重关心他人。老师与同学,父母与子女交往较多,如果处处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就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品质,也是积极主动成长的重要动力!
第三个奖励项,就是安静看书认真思考能够提出问题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者。
能够专心听课,认真预习复习,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主动学习与他人交流,是一种谦虚好学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
我告诉同学们:“这些奖励分的目的,就是唤醒每位同学心中这些美好的品德和潜能!我们还会有相应的减分,就是帮助同学时刻提醒自己,时时处处关注细节严格要求自己,才是真正进步的开始!”
二、加加减减,保持美好的朝向
某个同学获得加分时,教师要阐述加分原因,就是告诉同学们只要如此努力,同样得到鼓励和支持帮助!
维持自习纪律的同学,课代表和小组长,在做好自己本分的同时,主动帮助老师同学,当然也在表扬奖励之列!
有些类似的加分项,虽然没有落实,但也成为了一种导向。因为有些品行方面的优秀,经过时间的沉淀,会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有些奖励分,在课堂上直接有课代表帮助记录。更多的作业奖励分,由老师自己在批阅作业后统一记录。记录奖励分,也是对于学生的品德和学习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讲评的过程。这种奖励分,因为有了累积和最后的公布结果,比单单使用讲评更加具有教育影响力!
在这种加减分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教室,是每个学生成长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真正的教育学习,就是每位同学徐徐展示自己成长美好历程!
奖励分的实施,虽然会有种种不成熟的地方,但是由于师生的倾心参与,这种不完善或者不成熟反而焕发出更加生动形象的教育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