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时间管理,奠定成功的基石
(2017-07-22 19:17:10)分类: 公众号发表文章 |
NO.704:完善时间管理,奠定成功的基石
捡起容易逝去的“五分钟”。
在结业考试前的一周里,我的课时每周16课时,接近一个满教学工作量的教师的日常工作量。
真正能够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有十分钟已经很奢侈了,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支配,则相对容易些。
一、对最好状态的唤醒
教育,是一个平凡且充满激情的事业。
一个教师要干好这项平凡的工作,不仅需要用充沛的体力精力更要有一种悲悯的情怀。谁也说不清,在下一个教育教学环节和细节中会出现什么状况。无论什么状况,每位教师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课间十分钟,有五分钟可以支配的空闲时间,我或双盘着让自己养精蓄锐,或诵读佛经中的几页。这样做,是从心灵和身体两个方面让自己尽快的恢复到一种最好的状态。
有人说,你这不是自己找累吗?要知道双盘我已经练习得驾轻就熟,是我最好心智状态的一种辅助动作;经典内容也早已诵读数千遍以上。所以这样做,是对自己最好状态的一种临摹或唤醒。
二、做好小事情,明白大道理
有了类似上面状态的体验,我开始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寻找可以充分利用起来的五分钟。
怎么利用呢?我的头脑中储备着上万字的经典诵读内容。走在路上,只要大脑空闲着我就把它利用来诵读经典。坐下来,只要有几分钟的空闲,我就会从身边书包里掏出书来读上一页或者几页。不要小看这几页,因为在一种变化的环境中,反而更有一种新鲜感,大脑特别活跃。
在充分利用每个五分钟(或者更短时间)的日常自我训练中,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胡思乱想(潜意识)的存在。以前总是老师或者亲朋好友提醒我遇事不要多想要镇定,但是没有用,因为不管遇到事情还是没有遇到事情,我的有些思绪是不受自己意志力调控的。由于充分占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我的胡思乱想被排挤掉了,或者说变成了一种有意义的思考和梳理。每天的一篇叙事文章或者接近叙事的文章,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写成的。
如果说刚开始充分利用每个五分钟,找到了更多阅读思考的潜力的话,那么时间以上,这种潜力变成了一种潜能,准确地说是将一种胡思乱想内耗,变成了一种自我完善提升的正能量。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的边角料,客观上完成了对自身情绪念头言行的管理,或者说让一切的情绪念头和言行有了一个正确的朝向。情绪念头言行有了一个正确朝向的时候,就会知道在这些时间的边角料里可以为自己的成长和为他人社会做些虽然好似微不足道但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这时候的诵读或者写作,就是对于更好的做好这些小事更好的自我管理的拓展提升。
记得孔子说过一句话:“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知我者岂天与?”孔子将一切的时间充分利用,根本没有怨天尤人的时间。他崇尚的是“君子坦荡荡”的境界,他崇尚的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境界,他崇尚的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境界,他崇尚的是“不患人之不知己患己无以知”的境界,他崇尚的是“君子成人之美”的境界,他崇尚的是“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上比”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践行。
有一次子贡在背后说别人身上的缺点,孔子这样数落子贡:你就没有缺点吗?我可是没有这样的闲空!孔子在忙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也可以诠释孔子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