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31:励志,从内心深处的一隅开始
(2017-05-22 17:03:5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631:励志,从内心深处的一隅开始
励志,伴随着每个人成功的历程;励志教育,也伴随着一种成功教育前行的历程。
励志的内容,励志的形式,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
一、如何,奈何,又如何
周末,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与学生交流一下在迎接结业考最后的二十天里如何保持一种最好的状态。
最后的时候,是冲刺的环节,最容易迸发出一种久违的潜能,也最容易成为强弩之末。
作为两个教学班级地理学习的主要组织引领者,我丝毫不敢把自己的励志懈怠。
捧读古今中外经典,我等于请了一个优秀的人生事业生活导师。
一遍遍的诵读,虽然眼睛累点,自己头脑中的私心杂念少了,一种光明和温暖的所在慢慢从心底呈现。
这几天来,我每次都先于学生把题做一遍,每张试卷上行都有三两处不该出错的地方出错,或者没有审好题,或者看错了图。
好在这些低级的错误,处于复习阶段的同学大多能看的出来。更主要的是,近一年来培养的小助手们能指出我的错误。
这些明显的错误的出现,让我不再过多的指责同学们,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许上苍,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我更好的走进学生真实而努力的学习状态,遇见过去不曾关注的美好。
如何,奈何,又如何?
二、 感念,如水的载歌载舞
或许是高温的原因,我的思想和头脑竟然一种糨糊的感觉。
我的坚持锻炼和诵读经典,也是在努力的从这种糨糊状态中找出一条光明清晰的出路来。
好友K老师,常常关注我的工作,因为我困惑了也常与之交流。
他与我谈了如何选定边缘学生的问题,一个班一直两个同学,单独交流师生齐心协力。我仔细翻看了学生成绩,对于两位班主任和师傅M老师的指导我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
没有明确的目标,迷茫;有了目标,如果压力过大,徒增烦恼。
有基本明确的目标,有一种相对模糊的管理策略,也许更符合教学相长的教育之道,更能给教育艺术留下一个让师生自主发挥挖掘的时空。
团队合作中,其中有些思路理念言行的如鱼得水,是有具体的团队成员来完成的。优秀的带头人和指导者,恰到好处的起到点拨作用。在这个我作为学徒的团队中,我尽情的享受到一种做学生的感觉。因为与师傅的差距,是一个教师从相对陌生的教学到熟悉的心智历程。这种成长的感受,让我无意中找到了自己做学生的一些感受,算是别样形式上的对所教学生学习状况的设身处地。
“传达一下师傅M老师的提醒……”这样的话语,同学们已经不觉得新鲜。
在我们的教室里,每位同学都是老师的助手。那些堪称师表的助手,就是实实在在帮助同学老师的人,每节课上这样的同学的点滴表现都会被我广而告之。
有时,我觉得自己这个教师与传统印象中的相比,比较另类。我是这个课堂里的首席学习者,同时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当然有些学生因为自己思想念头言行情绪上的突出表现,常常会抢了我在这个集体活动中的“头彩”,让我退居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