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12:教育,不如意中的相互成全
(2017-05-03 21:14:5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612:教育,不如意中的相互成全
我只好返回办公室,一节课就这样被蚕食了。
我离开教室,去了一趟卫生间后,便看到同学们陆陆续续返回教室。我于是,又带上复习资料朝教室走去。
一、坦然面对,就是一种最好的抉择
进了教室,我看到清一色的女生。
“怎么,检测视力,先女生后男生?”我这样问。
“男生,在后边。”一个女同学答道。
挺女生优先的,我心里思忖道。
科代表还没有回来,我请J帮我发下试卷(结业考试模拟题卷)。
稀稀拉拉空着的座位,让人总觉得不像是正规的上课。即使再守纪律的同学,也在看着谈着有关视力检测的事情。
看看教室后面墙上的挂钟,这节课已经过去了15分钟,剩下了25分钟,更何况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同学没有回来。
我实在想不到视力问题与地理学习有什么关系,以前我总是把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一切都与地理扯上关系,从而比较自然地导入教学活动。
“大家深呼吸三次,让自己心态情绪下来,转入地理学习状态。”我没有别的办法的时候,就采用这种耕耘心田术。
“深呼吸三次。”有同学重复着我的话。有的就开始试着做起来,这毕竟是一件比较新鲜的事情。
“同学们,待会儿,会有我们的同学三三两两走回教室。大家知道,这个时候最容易分心走神,看看这个,说说彼此,会有些随便。我们不是提倡自律吗?待会儿就做一个现场检测——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管住自己,看看管住自己不分心走神的能力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我这样说着,就动手准备笔和本子做记录。
可惜,眼前既没有笔也没有本子,这有这个随着空气弥漫开来的点子。说弥漫开来,就是每个人都在很好的管束着自己。
我也在管住自己,在讲台上的两个小杌子上双盘着。
我用这种方式,让我的赤子之心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很多次,许多难以忍受的尴尬和无奈,就在这种状况下过去了。
很多时候,方法艺术都是无用的。默默的承受,让生命本身的智慧和能力去坦然面对周围和自己心灵中的一切。
静下来的我,看到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显得文质彬彬的,让我不禁心生钦佩!
二、 相信并挖掘,潜能真的存在
同学们都陆陆续续的开始做题,我实在想不到这个课堂上,我需要再做什么样的调整。
于是,想到继续在讲台上双盘。
刚刚盘好腿,就有同学举手提问问题。
我迅速起立,朝同学走去。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一个,我穿梭于同学们的问题之中。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这堂课我该做些什么,难道就上成几乎与自习同样的课吗?
“到11点半下课,对吧?”我向同学核实课堂时间。
同学肯定点点头,我算了一些离下课只有五分钟了,于是打断同学们说:“我在这里布置一下明天早自习学习任务吧,大家看着教本N页上的内容。”
于是,我有了引领同学们在书上的勾勾画画;有了提问同学们的问题和具体要求。
五分钟很快过去了,甚至超了两三分钟,同学们依然不动。
“吃饭时间没有改动吧?”我向一个同学求证。“没有。”回答肯定。
学校食堂,有明确的吃饭时间要求,这个不可以轻易改动的。
“怎么了,大家不要耽误了到食堂吃饭的时间。刚才在课堂上,同学们自我约束管理能力很强,对大家良好的自制力提出表扬!”我提出表扬,也看出同学们对于学习真的更加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