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06:历经千艰胆未寒,行经万里身犹健
(2017-04-29 19:19:56)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606:历经千艰胆未寒,行经万里身犹健
——读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两个人生活之地,相隔数万公里,却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还有一点,两个人的作品,都有很高的价值,也就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约翰洛克,成为影响欧美近几百年来教育思想文化的重要人物;蒲松龄先生,被称为“十七世纪短篇小说之王”并非浪得虚名,他的作品在教化人心上更胜一筹,正如郭沫若所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一、体育,应得到更大的尊重
体育教育,应该引起更大的重视。
“我们那时候,当学生的几乎看不到戴眼镜的;再看今天的初中生,几乎没有不戴眼镜的。”同事课下忽然这样感慨说。
最近同事看到上初二的儿子,每到晚上七八点钟就累得直打呵欠,而儿子的任课教师提醒同事儿子有抄答案应付作业的现象。
是什么导致了师生都是非常累?
作为一名初三地理教师,我知道很多复习都是在进行一种大同小异的重复。老师在课堂上,不断的同中有异的讲述重点内容,学生不断的做一些不同内容但是呈现类似地理规律性的问题。
在这种教学中,师生都在丧失自己的新鲜感。
只有精致的师生,才能发现这近似雷同中的差异性的提升。
因为升学考试,决定着一个学生升学去向,也关系到学校教师的考评,更牵涉着家长对学生的种种期待。
这太多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往往客观上忽视了体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
已经被种种文化课弄得精疲力尽的学生,很难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
周末和节假日,又因为家长更希望学生利用这个时间补习一下功课,也变成了民办教育机构中的学习时间。
让学生有个良好的体育环境和体育效果,成了学校和家长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教师,要做身心健康成长的榜样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放在第一位的。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当今教育中,应该给每个学生施加压力,因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施加压力,就要以激发成长动力为目标和基础。因此施加压力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方向引领和相关的具体落实指导。
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自身必须做出相关的表率。
比如,我在前一段时间,因为身体基础差当时相对任务过重,在上课时出现了连续咳嗽甚至无法正常授课的情况。虽然这个状况,在课堂上只是持续了一分钟左右,但是我事后立即做了自我批评:“我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身心状况,在这方面没有做到为人师表,请同学们监督我改正。”
事后,我坚持挤出时间,充分利用学校两操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锻炼。不仅增强了体质,而且提高了工作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我在体育方面的不足和改正过程,学生也看得见——或者双盘或者在课间操时间压腿打太极拳。
这种襟怀坦荡的现身说法,更好的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自己在授课内容出错或者课堂情绪控制不好,都立即向学生做自我检讨并立即改正。
如一个同学向我提出建议:一上课不要接着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要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或者内容让同学们自然转到学习内容中来,这样学习效果比较好。
我就深入钻研各种试题和考试说明,将同学们生活中的细节和感兴趣的问题与地理知识的学习探究结合起来。
虽然这样做,让我每次备课都要竭尽全力,但是看到这样做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感觉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