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98:走过世界读书日的我

(2017-04-24 16:48:0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98:走过世界读书日的我

    我是一名初中学校普通教师,也是一名学校兼职图书管理员。

    我是一名喜欢读书的人。

    说两个小故事,你就知道我怎么喜欢读书。

一、抄读《道德经》

《道德经》在几年以前,是不容易借到的。

同事说,他哥哥有这本书。

“能借来看吗?”我试探着问。

“没问题。”同事大包大揽。

过了几天,一本《道德经》就出现在我的桌子上。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黄生借书说》。同事帮我借来了书,我就珍惜每分每秒的阅读。

我自己喜欢这本书,也想到书的主人随时会翻阅这本书,长时间放在我这里自然不合适。

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这本书抄下来。

一个月的时间,我把《道德经》以及重要的注释都抄下来了。

“谢谢你哥哥的书,还给他吧。”我这样感谢并归还图书。

“不要紧的,你可以继续拿着看。”同事这样解释。

看《道德经》,我虽然只是文字上的抄读,但也看出一些道道。做人,心不能太贪。

两年以后,我全文背诵《道德经》。

又过了好多年,《论语》《道德经》等已经可以附近在书店买到。我买了一本存着,但是很少翻看。只是偶尔那个地方拿不准了,翻看一下。我买的《道德经》,成了我查阅资料的工具书。

二、读写,让我有不一样的收获

“你对世界读书日有什么看法?”同事X老师这样问我。

“读书,就应该像呼吸吃饭一样,需要天天如此的。将读书活动,放在一年的某一天,很能说明问题,就是现在人们普遍漠视读书了。”我这样说,有似乎这个意思有人曾经表达过。

2016年参加叙事者共读以来,五十周岁以后的我又开始坚持每个月至少看一本书。

一开始阅读,只是为了完成群里布置的任务。慢慢的在读书写读后感写叙事教育文章中,我发现了读书的意义远大于此。

阅读和写作,就像是一对孪生姊妹兄弟,一天天在我这里相伴成长。

一年多的时间,五十岁以后精力体力的下降,各种身体健康指数的黄色警报,时刻提醒我自己的生命中的大好时光正在一天天逝去。读书写作,却让我看到自己的生命里,还有一个因为阅读和写作正在似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一样成长着的世界。

“在写作中,内心的种种郁结和不痛快得到释放。”同办公室的Z老师这样说。

“赵老师,你又写了一篇文章——因为我看到你非常开心的样子。”同事S这样说,写作有让人开心的功能。

“坚持记录写作,可以保留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闪光点。时间长了,反过来看,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X老师这样说。

“我有时找不到自己了,就翻看我撰写的随笔。在这些文章中,记载了每个日子在我心灵上的划痕,从这些平实的文字中,我找回自己的初心。”我自己这样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