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97:《论语》教学,宜用渗透互补法

(2017-04-24 12:54:5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97:《论语》教学,宜用渗透互补法

《论语》教学,适宜采取渗透法互补法。

渗透,即结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实际;互补,即《论语》文化与当代文明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教学《论语》文化,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信自律助人之心。

当代教育中,学生学习知识文化技能同时虽然接受一些思想情感方面的引导,如果没有《论语》等传统文化支撑其结果总是支离破碎的。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从一种不完整的文化构建中感受到一种力量,更不用说建立自己的精神信仰支柱。

教师阅读《论语》应该建立在通篇诵读基础上,结合历史时代背景、人物故事和其他相关经典文化,并能联系当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做到融汇贯通传承致用。

一、提高认识,增强自信

“苟欲仁,斯人至矣”,可以让师生摒弃一切外在条件的局限重拾自信。

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只要自己坚持不懈,都可以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自己。拥有了这种信念的教师和学生,才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去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做最好的自己。

成长中最大的阻力是自我设限,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二、转变心态,严格自律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怨天尤人”,俗话说就是“乌鸦看着猪身上黑”。满眼是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不足,自己的缺点不足熟视无睹,这是一种非常大的负能量。这样的人多了,团队精神就会消失殆尽。

《论语》文化,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治之策——“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即把心灵的镜头对准生活中的真善美(魏书生老师语意),每天都生活在快乐和上进之中。努力从身边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即孔子所言“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

三、 力所能及,助人为乐

在这个竞争渗透到学习生活工作各个环节的时代,往往容易忽略的优秀品质就是助人为乐。实际上,真正高水平的竞争与助人为乐并不矛盾。

“其争也君子,必也射乎”,孔子以射箭比赛来形容君子的一种修养状态。比赛射箭,虽然有竞争的意思,但是更重要的学习对方优点是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

让自己努力做到最好,并尽可能帮助可以别人做到最好,就是“君子成人之美”的状态,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状态。

帮助别人,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是一句激励的话语,可以是一种欣赏的表情,可以是一种举手之劳,可以是任何一个小细节中的点点滴滴的帮助。

遇到困难和问题,坚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坚持“反求诸己”,一定会受益多多!

 

作者:许修军 赵成峰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昆仑中学

邮编:255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