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4:一堂好地理课的标准
(2017-04-19 16:54:1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94:一堂好地理课的标准
早就有思想准备,如果不行就双盘着上课。
着急上火,心绪烦躁,已经无法让我集中精力情感充沛的上好一节课。只有在双盘着,接近禅定的状态下,我觉得课堂和我和学生都好着呢!
学习的问题,是一个好的心态的问题和好的学习习惯落实的问题。
一、调整心态,落实复习内容和方法
心态靠调整,调整需要一种优秀的文化,这种文化能给自己增添定力,能排除各种内外的干扰。自信自律助人,是文化基础,不断引入相关的适合师生良好心态和情绪的话题和教育故事。
落实首先要明确目标,其次是落实到位。
我给学生提出的口号,就是“防止可以做好或者会做的题做不好。”
具体而言,有些问题,只要我们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好;有些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就不会出错。
我想出的办法,就是读一遍,说一遍,写一遍。
为什么呢?这样比较适合我这个年纪大的老师的特点,我可以布置作业题,可以少看题。适合学生特点,避免做题多负担大,避免为做题而做题。
具体执行时,我看到一些背的比较好的同学,不喜欢写;有些同学,虽然需要努力,但是懒得写;有些同学,在老师精讲的时候,也没有听懂不会写。
一种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书本落实基础知识巩固,通过做题强化练习明确思路理念。
二、 在积极思考中,优化心态和落实
心态的调整和学习的落实,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中的成长充满自信自律助人精神的真正体现,就是积极参与。这种积极参与,不仅有按时按成看书做题的任务,对自己理解分析综合表述能力的一种挖掘和提升。
我说了自己的一个遗憾,就是单纯的听老师讲解,没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立思考。
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巴西的占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我在给同学讲的时候,讲答案是咖啡豆而不是咖啡。
同学认真听讲,但是没有人提出问题。
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回去看书仔细思考,发掘自己讲错了。当然,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后来有同学找我继续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最终统一了认识形成了正确答案。
我希望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是: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课,掌握了老师所讲的知识和理念,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够用这种独立的思考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有“水土流失”和“水土流失严重”。
结果学生同意“水土流失严重”,否定“水土流失”。
虽然幼稚,但我我支持——独立思考就是从幼稚开始!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