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91:用经典文化中的方法传承经典
(2017-04-17 14:47:56)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91:用经典文化中的方法传承经典
——浅谈《论语》文化传承
传承经典文化,就用经典文化中的方法。
学期初,与学生一起学习自信自律助人文化,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行为习惯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变单纯的批评表扬为用一种优秀文化去约束人激励人。
在每节课表扬三至五人次优秀人物事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经典文化做最美自己不是大话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努力!
这种“自信自律助人”与《论语》文化的相通处:自信,“苟欲仁,斯仁至矣!”;自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每个班里都有一两个行为习惯比较随便的同学,单纯的激励措施对他们效果不大。我就接受学生建议,用扣分法,不仅给他本人扣分,同时给他本人所在小组扣分。初中生,都到了开始懂事的年龄,谁都觉得因为自己给身边的同学扣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于是设立了一个课堂行为习惯加减分制度,让这些随便的同学会遭遇扣分的同时有一些经过自己努力可以为自己和所在小组得分的机会:
抢着回答问题,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情如帮着及时开关门窗,或者帮助老师出思考题……都可以为自己和所在小组赢得加分。
通过这种做法,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教师真的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帮助每个同学身心健康的成长。这样情况下,同学愿意与教师主动沟通交流,老师掌握了主动权,可以更好的为同学服务。每个同学都在自信自律助人方面挖掘自身潜力,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学生自主教育管理的良性循环。
容易随便的同学精力集中在为自己和小组加分的心思上,课堂上随便说话的现象少了,即使偶尔犯错也会加倍努力改正。
教师每次扣分前,都有两次“黄牌”警告,实际上也是提醒,只要这个同学改了可以不扣分。随便的同学及时改正缺点,也是对于其他同学的提醒!
实在是固态萌发,我就给他们扣分,同时承认是自己教育管理不得法,告诉全班同学,这一次扣分也扣老师的。等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氛围好了,老师的被扣分才会被清零。
这种“自信自律助人”活动开展起来了,我利用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机会,不断与学生分享自己和学生在自信自律助人方面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主动查找自己存在的不足努力改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帮助我,我邀请同学们做我行为习惯的义务监督员,谁给我指出“自信自律助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帮助我改正加奖励分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