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81:读最好的书,做最好的自己

(2017-04-11 11:16:2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81:读最好的书,做最好的自己

——浅谈《论语》文化传承

    在最好的时间,读最好的书。

最好的书,不应该简单的以为就是孩子喜欢的或者大人认为什么一本有意义的书都可以。最好的书,应该是承载者人类文明精髓的那些部分,即让人终生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准则。

不去过多关注学生是否喜欢,不是不重视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方法,让他们的身心受到这些优秀文化的浸润。

在这方面,奥辛顿博士给我们做了一个参考的榜样。他为了让学生熟读并理解《圣经》的精髓部分,他编写了《教义问答》,针对需要学生背诵的“主祷文”“使徒信条”和“十诫”中的问题,他全部用《圣经》中的原文来解答相关的疑问。

如果学生对于《教义问答》背得滚瓜烂熟、对整本《圣经》的主要问题都对打如流,就具备了自主阅读《圣经》的基础,不仅锻炼了记忆力,而且懂得了一生随时可用的行为准则。  

《论语》被称为“东方圣经”,真正能够读懂《论语》中的每句话的含义并结合实际践行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在解读《论语》过程中,比较系统的阅读了相关的《道德经》《东周列国志》《史记》《孙子兵法》和佛经等著作,学习南怀瑾老师“经史互参”的基础上,进一步“经经互参”,更好的接近《论语》中重点词句的本义。

在向学生传承这类文化时,我结合《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教育主题——如: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更好的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如何自信自律助人,如何做独一无二的最优秀的自己,如何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等。让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在更好地接学生学习生活地气的同时,在文化传承上能溯本求源继往开来!

经典文化诵读,就要用经典文化中的方法。《论语》中记载:“子以四教:文信忠行。”因此,我把传承《论语》经典文化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结合起来。

学期初,与学生一起学习自信自律助人文化,用优秀的文化引导自己,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创建经营自己的美丽人生。学期结束时,对那些在自信自律助人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采用多种形式的表扬和激励。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行为习惯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变单纯的批评表扬为用一种优秀文化去约束人激励人。

在每节课表扬三至五人次优秀人物事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经典文化做最美自己不是大话套话,而是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努力!

重点激励自己和学生的语句是:自信方面,“苟欲仁,斯仁至矣!”;自律方面,“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助人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