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80:校长朋友的“惑”与“不惑”
(2017-04-10 21:27:57)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80:校长朋友的“惑”与“不惑”
一、校长朋友眼里的困境
学校里,由于教师的职称工资问题,干活多的年轻教师拿钱少;年龄大的教师,因为身体问题,照顾家庭的原因,希望少干点多要些照顾,但是因为教龄长职称较高,工资待遇高。
以前,学校有一定的财权,可以给老师发奖金刺激教师们的积极性。现在倒好,没有这个权利了,加班费也没有了发的权利了。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学校领导,一天早到校可以,一月早到校一年早到校两年早到校可以,时间长了看到效果不大又有没有补贴,也就不愿意早到校多付出。
二、走向辉煌后的尴尬
从1999年开始,校长朋友以分管教科研副校长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那个时候学校走上坡路。后来,朋友接任校长,卓有成效的管理和连续几年优异的成绩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向了一个顶峰。
朋友也因此以一名乡镇初中校长的身份,荣获了市级十佳优秀校长称号。乡镇中学校长中,朋友是唯一获此殊荣的。
校长朋友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对于课堂教学管理,对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逐步提升完善,都有独到的研究和创新实践。
“你看到的,学校正在走下坡路。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朋友很少这样沮丧。
我感受到身边不管是老师和学生心气没有那么高了,这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慢慢地被销蚀啊!
三、 曾经的历程
记得十年前,也是这位校长朋友,他说的一些话和一些具体的举措,在我看来都有宣传报道的价值。
那个时候,他与我,虽然一个是学校领导一个是普通教师,但是对于学校教育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都希望通过各自的点滴努力,把自己的人生和学校教育变得更加美好。
校长朋友,是我当初写教育随笔的入门指导老师。只是后来朋友更多忙于管理工作,没有太多执着于文字写作才渐渐放下了。朋友虽然是学理科的,但是文笔较好,有多篇文章发表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
朋友待我很好,不管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我帮助都很大。我曾经想,我们做终生的朋友,以后我写得好了,就把朋友所想的做的写出来。
我常常找不到这种可以在写作方面帮到朋友的地方,因为我写作水平和能力有限。要想帮到朋友那种水平的人,我在写作历练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四、 鲜活和具有魅力的思想
“有人把学校教育比作农业,更有道理,因为面对的就像农作物一样的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学校教育不是工业,因为它的产品不可以设计也不可以复制,更不能在流水线上生产。”
“学校教育,又与农业生产不完全相同,因为它不仅面对的是一些生命个体,而且面对的是有思想情感和心灵感应的一个个不断成长中的人。”
“以后,会淡化教师职称工资突出岗位工资,到那时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的收入差距就会缩小。因为年轻教师岗位工资更多些,年龄大的教师岗位工资偏少,工资差距变小。”校长朋友这样充满展望的说。
“是啊,我也觉得现在对年轻教师挺不公平的,他们确实付出的太多收获得太少!”我附和朋友,也是心里话。
“是啊,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患得患失!”朋友接着自言自语。
“患得患失,何以寄天下”,这也该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