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70:多一种评价的尺度
(2017-04-06 10:27:29)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70:多一种评价的尺度
很多时候,在紧张的备考中,我的大脑考虑的似乎是些与结业考无关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与我和学生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多个方面的角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着备考的种种教学活动。
有位诗人这样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是不是教学也是如此?如果要更好的教或更好的学,需要在教学之外下些功夫。
第一年参加工作,校长告诉我:“中小学教育,三分教,七分管。”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教学生学,与自己学,首先要教学生学会管理自己。要教会学生管理自己,教师要首先学会善于管理自己。
一、眼下成绩重要,习惯和未来更重要
课间操,只有董老师班的学生在操场上等着跑操。其他五个班都没有下来,其中有两个班的班主任站在那里等学生,不用说有任课老师上课,并没有按时下课。
一方面,看出老师们的奉献精神。是的,上课老师们都会早点去晚点走。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所有的老师都这样了。师生的休息时间如何保障,这种靠着时间提升的教学质量真的那么重要吗?
能提高成绩,是眼前的事情。身体不会一下垮了,但是长期如此,身心和学习持续力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记得二十年前,我任教毕业班时,那个班的学生下课了,都在抢着问老师问题,结果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经过几年的高中学习,那些学生的高考却令人失望,没有中考时的出类拔萃,甚至没有一个考上一本的。
相反,有些在初中阶段不是成绩突出的学生,在高中学习和高考中却成了出类拔萃的。
教育教学质量,不一定从眼下的成绩中看出来,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不仅有眼下的成绩和考核以及老师家长脸上的光芒,更要着眼于学生诗一样的未来和远方。
董老师以及他的学生,可能眼下的教学成绩会有些不高,但是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班集体和师生,又何必担心未来呢?
二、不仅有眼下的苟且,还有心灵深处的觉醒
“我不是一个太适合当教师的人,因为不善于表达,不善于沟通交流。”我非常不合时宜的这样与校长说。
好在这是一个私下的场合,校长是以私人的身份与我交流。
“你善于写作,善于关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些细节和环节,注意把它们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思考论述,这就是一种教育能力和艺术。”校长这样说。
实际上,也就是这种爱好支撑着我,努力的锤炼着我的言行和内心。
我觉得自己有点矫情,这不是竞争上岗的时候——记得竞争上岗时,千方百计说些自己如何如何优秀的话语。
矫情中,也有实话。实际上,哪个人算是真正具有教师天赋的,哪个优秀的教师不是非常勤奋得法精进才成功的?
有些话,不太好听,让自己和别人觉得别扭,但往往引发深思。
教育需要思考,教师也需要多一把尺子看待自己。
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要注重单位的考核,更要有一把自我考察的尺子,要有一把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相互结合逐步完善提升和推进的意义。
三、愚公,更需要本色出演
关注班级的教育文化和教学成绩,并不一定能提升什么。
有时关注了,只是多了一份痛苦。
因为所谓的关注,有自己的成见和执念,这对于师生和班集体都是有害的。
学会坚守,学会忍耐,把一切的困惑和迷茫,当成愚公家门前的太行王屋二山,自己就做愚公。
努力的挖山不止,不仅如此,而且要漠视智叟们的冷笑,带动家里人和周围一切可以带动的人,一起挖山不止。
那个被我关注的同学,现在开始盼着我下课了。实际上,我刚接手这两个教学班时,不也是盼着下课吗?
为什么盼着下课?因为属于我表演的节目已经结束了。留在台上,对于自己和观众都是一种尴尬。我已经没有需要奉献给观众的有意义的东西了,留在台上展示我的忧郁和迷茫,非常不合时宜。
“谢谢你的提醒,我真的忘记时间了,同学休息一下,准备上第一节课。”我觉得那个同学提醒的对,把握属于自己的舞台才是教师要提升的教育教学的真功夫!
挖山的愚公,不是要表演给别人看什么。默默的坚守和劳作,就是一种无奈中的最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