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38: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评价
(2017-03-19 17:46:58)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38: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评价
“艺,这次仍然没有达到C”,月考成绩出来后,我与孙老师交流着。
这届学生面临着结业考试,他们的成绩档次决定着被高一级学校录取的状况。
“是啊,我们班的某某和某某也是如此,没有办法。”孙老师有同感。
“艺,在我的心中,她已经合格了(即C)。”这是我心中的一个声音。
“还有宇和苇,看着他的那个成绩就心疼。但是他们在课下的其他表现,已经在我心中过关了。”多一个标准评价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孩子在老师眼中是优秀的。
我想到了自己与孩子们见面的第一节课内容——自信自律助人——这应该是在我与孩子们相互交往中雷打不动的核心素养,被评价着不仅包括学生,而且包括我。
一、教育评价,自己的必修课
“每次都要给学生提出要求,等学生做过一段时间以后,都要有一个总结评比或者评价。”这是我第一年走上教师岗位以后,校长给我说的一句话。
那年,不仅是第一年做教师,也是首次担任班主任。一次班级劳动之后,我开始总结点评。
那次点评,有些被动,不知道说什么好,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这个与我的能力大小无关,因为一种责任,一种对于学生成长的一种交代。当然这种事情,对于班主任而言是一种必修课,对于任课教师相对而言责任较低。
可惜的是,我后来没有认识到这种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核心价值,一直将成绩好才是真的好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迷失了自我的同时,也迷失了对于学生的教育。
后来,很长时间里,我极少做班主任工作,只是担任任课教师。我减轻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边缘化了。
知道后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和每个人成长历程,发现这些成长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成绩,而是贯穿在学生成长环节和细节中,起着导向作用的点点滴滴。
没有了点点滴滴的关注和交流,我失去的不仅是学生和教育,也失去了自身真正的教育价值。
不管是不是班主任,作为一名教育,必须要坚守这种教育的核心价值。
我做着种种努力,就是为了弥补,弥补对于学生的亏欠,弥补对于教育的亏欠,弥补对于自身价值迷失的亏欠。
二、有一种美,源于自己的关注和坚守
每次接过一个新班,都有一番关于“自信自律助人”的宏论,也都有接下来针对自己和学生具体情绪念头言行方面的联系阐释。
“真正的教育,都是微调。抓住一个细节,做好教育管理的功课,于是个别学生的教育和班集体的教育,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量变和质变。”这是我与同事交流时的一种来自实践的感慨。
于是那个在考试间隙,主动清理考场地上垃圾的同学,成了我评价中时时刻刻做“最美的自己”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那天早晨,一个走在我前面的同学,顺手捡拾起走廊里的一个方便袋。这个我不知道姓名的同学,便成就了“最美的自己”留给我的让我感动的背影。
那个根本无法参与体育课集体跑的同学,为了争分夺秒的发下作业本,从教室到办公室跑个来回让自己大脑缺氧一个劲的直喘粗气,成了最感动我的具有“最美的自己”风貌的课代表。
一个粗心的小男孩,帮我搬了座位,看到座位上有灰,主动找来抹布擦干净,成了“最美的自己”让我感动的一个小细节。
跳绳活动中,他是跳的最差的一个,但是他每次都在努力学着同学的样子尽量的跳好。他的坚持不懈和努力,成了“最美的自己”中的不抛弃不放弃。
虽然那个同学成绩不理想,但是我从她比较细心的课堂记录中看到了她的努力。不管是她还是他,他们的这种点点滴滴的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那个让人骄傲的成绩。他们的这种表现,让我看到“最美的自己”的每天多努力一点点。
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让我无法将这些都观察到,更无法把它变成文字与大家共享。但我知道这种真善美,在每个人身心中都有,只是更加重视培养挖掘它的人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