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29:地球地图部分精讲点拨思路

(2017-03-13 16:42:59)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29:地球地图部分精讲点拨思路

这是最耗费脑力的地理学习,因为每个学生的不会都是被空间思维绊了一下腰。每次的磕绊,都要老师的搀扶正骨舒筋活血。

当然,这也是最活跃的一部分地理知识。在这里可以极大的拓展自己的思维,可以上天入地下海。

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地理拉开较大差距的地方。有些学生至今没有入门,有些学生已经如鱼得水得到了这部分内容的精髓。虽然不能说那些这部分内容的精英学习者已经到了可以做学习较差者的老师,但是他们可以帮助学习较弱的同学解答相关的问题。

不管怎样,每次复习,都应该有一个最美的朝向——向善向上!

一、 从易到难,循循善诱不能变

让学生再次复习,也是要他们明白这些内容是可以逐步掌握的,就是暂时不会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弄会的。

不要太看重结果,人生努力的过程和方向才更加重要。

纬线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分清了东西南北,以后的事情就比较好说了。

一个人在迷失方向的时候,常常说“找不着北了!”只要找到了北,其他的方向都可以确定。面向北,双手平举,左西右东。

这些地理题难就难在用一个平面的图,展示了一个立体图像的实际内容。需要学生把这个平面图,在头脑中转化成一个立体图像,这对于初中学生的确有些难了。

告诉学生,这样的难题,不会超过两分。所以对于自己的地理复习,要充满信心。遇到听不懂的时候,也要认真听,也许懂与不懂之间的差距就在于学习专注的时间的长短上。

东西半球的划分规律,也是看经纬度和看大洲的分布两种办法。西经小于20度,东经小于160度,属于东半球;拥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体部分的半球是东半球。

南北纬和东西经的代表字母,各是相应的英语单词的首写字母同学们记起来没有什么苦难,但是不要粗心疏忽。

太阳越接近直射时,我们说太阳高度最高,太阳最大直射角是90°,也就是太阳最大高度是90°。太阳越高,它的阴影面积越小。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的时刻是正午,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较低。这种一天内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每天太阳正午高度不同,夏至日太阳正午高度最高,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这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心向太阳,我们心中的阴影就会越少。我们提倡拥有阳光心态,就是要拥有始终向善向上的心态,就是让我们心中减少自私愚昧和怯懦,也就是减少心中的阴影和负能量。

因为人们规定,180°经线所在的附近,为一天的开始,也就是那里是一天当中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让学生看一个地球经纬网图,说出看到日出的先后次序——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正好相反,是自东向西。(这个让学生在图上指出来就行,不用变成文字记忆,因为那样会增加记忆负担)。

至于中高低纬度的分界线和温度带的分界线,都可以通过看图来明确。

二、 学看地图,让我们的思维长上腾飞的翅膀

    我们地理学习的重要的工具,就是地图。我们学习世界地理,学习中国地理,学习区域地理,不是到某个大洲去,不是到某个国家去,不是到某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去,而是看相关的地图。

通过看这些图,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地区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以通过地图分析当地的地形地势特点判断当地气候类型和农业生产特点,可以根据当地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和农产品分布图以及交通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分布等,判断当地的主要工业部分和经济发展方向。

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学会正确读图。

在地图上判断它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不难,难的事判断他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各个部位名称。

在这样的图上判断哪里是山脊,哪里是陡崖,哪里是山谷和山峰、鞍部,从而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哪里发展林业,哪里修建梯田,哪里修拦河坝,哪里可以在修路的时候打隧道哪里架桥梁,哪里可以让外出旅游者攀岩,哪里可以让外出旅游者激流勇进,哪里可以让外出旅游者夜晚露宿过夜。

山地,可以发展林业;丘陵则是可以发展林果业和种植业(修建梯田);高原一般发展畜牧业;盆地一般比同纬度地区冬季气温偏高,因为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寒流或者冷空气。

哪里建居民点城镇比较合适,哪里不能建污染严重的化工厂和其他重工业(如河流的上游)等。

小小一张图,让你胸中拥有千山万水,将世界和祖国的山河尽收眼底。

可以想象,冬天的海南岛上鲜花盛开,东北的原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可以在瞬间走进格陵兰岛上因纽特人的圆形的冰屋,也可以很快参观东南亚群岛上通风防潮的具有传统特色的高架屋。

借助地图和自然景观图,你可以浏览亚马孙平原上的热带雨林,也可以走上世界屋脊查看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