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28:熟悉学生以后
(2017-03-13 09:53:52)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28:熟悉学生以后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可以说对所教的学生熟悉了,也就是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和样子都是一一对应着了。
如何让每个学生拥有勤奋学习状态的同时,拥有诗和远方呢?
看着那些辛苦忙碌带着希望和憧憬的同学,看着那些辛苦躲避老师家长督促的同学,看着那些辛苦着并天天有所收获不觉得苦的同学。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个教室里,每个同学个体成长的禀赋和习性不同,就像是南方的水稻喜水热充足,北方的小麦能相对耐旱喜凉,西北地区新疆的瓜果喜欢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的优良牲畜喜欢耐寒缺氧和低气压。
一、教育就这样悄悄的发生着
有人说,教育是一首诗。在诗意的创作中,教育便有了诗情画意。
有人说,教育是一片散文。在行云流水中,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教育就在这形散而神不散中蔓延着。
有人说,教育是宋词元曲。在一颦一笑和举手投足中,一切的教育影响就在悄悄发生。
我说,教育是一种悲悯的情怀。在一个智慧幽默的心灵的世界中,有了耕耘播种和其他种种默默无闻的劳作收获。这悲悯的情怀,就是教育的天空和原野,智慧幽默就是耕耘的犁铧和种子及播种机以及劳作的过程。
熟悉是什么,熟悉只是一种指向。熟悉了可以不作为,可以有限度的作为,可以无所不为。如同对于自己,可以选择熟悉其中的某些方面,可以选择屏蔽其中的某些方面。在这种选择中,教育便发生了。教育发生的同时,有个不同层面角度和朝向的问题。教育发生的同时,生命价值的朝向和努力就慢慢地受到它的影响。
也许这个影响是缓慢的,也许这个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也许这个影响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施加影响的人——教育者不得不拥有一种高度的自觉和戒备。
二、 熟悉学生,仅仅是有针对性交流互动的开始
熟悉学生,仅仅是有针对性交流互动的开始。
常常把教育教学比作种庄稼,其实教育活动没有那么简单。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灵性活泼的生命,首先他们非常敏感的感觉到“老师,你爱我吗?”“老师,你了解我吗?”“老师,你能辅导了我学习吗?”“老师,你能影响我的成长吗?”
也就是说,每时每刻学生都在给教师打分。只有教师得分合格了,这种有意义的教育才真正发生。
作为一名教师,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自己的教育教学是隔靴搔痒和水过地皮湿,没有触动学生心灵,也没有思维情绪和言行上的浸润可言。
在彻底熟悉学生那一刻起,就是教育欣喜和惆怅弥漫的开始。欣喜在于,看到身心健康成长的发生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上;惆怅在那些没有被触动依然游离在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所在。
所以,在每节课上或者每次师生交流中,我都有这样两个目标。一个是具体的可以考察督促的,一个是仅仅是一种朝向不可以评说的目标。从整个学习群体而言如此,即使面对每个成长个体而言也是如此。
我在警醒后发现,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如此,自己的成长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有着明确朝向的目标,一个个具体的可以检测不断完善的具体目标。
或者说,学生的成长,在具体明确的言行习惯中,有着一个日渐明确的价值朝向;教师,则是在一个有着明确朝向的价值观中,有着一个不断明确和完善的教育教学导向。
教学相长,这就是师生共同成长中的同与不同。明白了这一点,师生更好的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