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20:前行中,要登攀两座山
(2017-03-08 15:46:4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520:前行中,要登攀两座山
初三地理复习,进入最后阶段。如何上好这种课,如何上好每节地理复习课,我几乎是用上浑身本事。
外出听复习模式的公开课,在本校听孙老师的课,听前来实习的大学生的课,听专家关于复习的意见的和建议。所以这些,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即如何上好自己的课。
徘徊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徘徊于中考的出题特点,徘徊于自己和学生的便于教学,我几乎迷失在备课的路上,剩下的只有一个字——累。
一、为了一线希望的跋涉和穿越
慢慢地我从中找到穿行于这雾霾从中的我的和学生的生命。
我与学生,准确的说,是我领着引导着学生穿越这雾霾重重的前行之路的。
在这雾霾里,虽然对面看不见人,但是有着很多急匆匆往前赶的人。
如果真的静下心来,我似乎能听得到他们各自的心跳。
在这样的天气里,我的学生们是耽搁不起的,这是我感觉责任重大的原因。
我心朗气清了,让学生也从我那里感受一点心灵的阳光。我心灵高山的积雪融化了,照样可以浇灌学生干枯的心田。
如果不是这样,这些孩子们心灵中就会有更多的雾霾。我心灵中的冰峰,也会让他们感受到彻骨的寒意。
生命在场的教育,就在我跳出世俗中不得不让我斤斤计较的一切时,突然降临了。我在惊讶之中,也感到了符合情理。
一节 课过去了,下一次的生命在场在哪里呢?
面对眼前的重重的雾霾,我几乎无助的时候总还是抱着一丝希望,于是常常痴痴的想。在这种想象中,摒除了自私愚昧贪婪,最终又让我想出一个法子来。
我常常某景区中的特色景点“一线天”,也许就是这一线希望,让我感到一份珍贵和惊喜。为了感受和穿过去,我不辞劳苦的跋涉都被抛诸脑后了。
二、教学路上,在攀登两座山
很多时候的教研活动,都是讲到教学进度和知识结构,这个时候学生和老师都像是穿上了隐身衣遁去了。
所以参加这样的活动,需要进行一下转化,就是在自己心中把自己和学生生命在场的教育教学PK上去。
怨不得组织者展示者,因为这种更深层次的因材施教根本就无法展演,即使展演了我也不能彻底看到或者懂得其中的更加深广的意义。
我就像是教育教学这座大山高山深山中的一个修士,我因为自己的学识修养有着太多的局限性。
因为自己的道业尚浅,很多东西看不到或者参不透,那是非常正常的。教育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来,自己就要首先做一个认真的教育教学之山的登攀者。
不管是在登攀中修行,还是在修行中登攀,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越走到高处,越看到自己的谦卑和努力的重要性,想想自己在山脚下只有仰望的份且不思努力进取的愚昧自私怯懦就觉得可笑!
与其追随大自然的沧海桑田,不如努力做最卓越的自己。可能在众多的登山者中,自己是个微不足道别人从没有注意到的一个,但是时时超越自己,已经让自己翻越了最高的山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