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9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19:节日里的一丝管窥

(2017-03-08 08:18:2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19:节日里的一丝管窥

今天是妇女节,人们称之为女神节,大概有将它提高一个档次的想法。大概今天妇女的地位大大提升了,作用更大了。

实际上,无论如何大,都没有超越女娲的地位。在母系社会里,我想应该没有女人节,因为那个时候的女子不知道过这样一个节日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那个时候,她们的思维主宰着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生,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节日来,她们会真的不知道做些什么好了。

那位补天的女娲,大概比任何一个女神都来得有气势。女神,大概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子最高的荣誉称号了。当然,还有女王!不过很多人都知道,女王也只是一种象征意义的称号罢了。

不管是荣誉称号、美称,还是象征意义的称号,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和思维的朝向。虽然这种文化思维朝向,像一切的影响力一样若有若无,其中文以载道之“道”却从未缺席。

文字很有魅力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无奈。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皇帝武则天,在自己的墓碑上没有留下一个字。没有文字的文字,也是更加耐人寻味的一种“文字”——有时没有文字语言,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

任何有形的文字的东西,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思考从而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去努力地做更好的自己——我们去关注和思考感悟这些东西,也就有了一种永恒的意义。

一、女娲的故事和联想

有女娲补天,我想到了天是什么,地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比喻,男子是天,女子是地。

只有天,这个宇宙是不完整的,而且天有着种种缺憾,才需要代表地势坤的女娲来补天。女娲,也不是万能的,她需要天,需要给她的子民一个天。所以她费劲千辛万苦来补天,成就了天,也成就了地上的万事万物。

《易传》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仅仅有自强不息,那仅仅是个自了汉。何况这个自了汉,也是捉襟见肘。这不,让女娲帮着补补,还显得不好意思呢!自强不息,不够,还要乐善好施;仅仅包容不够,还要有成就辅佐。

我又想到了女娲,在那里补天的女娲。她的伟大,在于成就了天地万物。

在这个万民同庆的节日,我不知道女娲怎么想?

想到自己辛苦补天,想到自己创造人类的一切,想到天地洪荒的开始。

想到人类用了这样的小智慧,帮助自己思考和回忆起一些什么,也会觉得有趣。不知道她是不是对于人类的这种做法满意,我想具有大智慧的女娲不会在乎这些。她知道在自己在创造人类的同时,已经将一种大自然的道德律深深的镌刻在每个人的身心中。

纵然世事更替,各种文明的纷纷扰扰,这种打入每个人身心中的运命基因是不变的。纵然人类对于基因的研究和转变技术,已经到了一种所谓登峰造极的地步!

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坏过了,已经被女娲补过了。今天的天,仍然不老,就是天保持着一颗永远的天真的心。女娲,也不老,经过了漫长的人类历史,所有画家笔下的女娲仍然那么年轻富有活力!

当人类历史又过了几十万年或者数百万年,天和补天的女娲,都还是生活在他们的今天呢!因为,在他们的时间观念中,他们的一天就相当于人类的数十万年或者数百万年呢!

天,还在感受着女娲补天时的温馨浪漫。女娲,也从补天中找到了自己的力量和拓展这种力量的所在。补天的女娲,还保持着当年的娇羞和温存,只是在她更加悲悯的心胸中人们几乎看不到这种情感的变化。天,也因为自强和乐善好施也巧妙的掩藏了自己对女娲的那种爱慕之情。

二、节日里的一丝管窥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庆祝这个节日的,不仅仅是女娲麾下的众多的女子们,还有像天一样伟岸自强不息的男子们。

被女娲补过的天,也就多了一点,成了夫。

夫因为多了这一天,不仅要自强不息保持着自己的伟岸的天赋,而且要懂得感恩回报,要乐善好施。这样哪一天自己不小心有了窟窿,女娲才会再次给自己补上。

因为这个原因,庆祝这一天的肯定有做了丈夫的男子们。

同样的道理,那些男孩子,也因为母亲的生育养育之恩,而在这一天感到应该庆祝。

是母亲用自己的心血换来了自己的成长,母亲用如花似玉的美貌的消失,换来了自己的一天比一天的年轻力壮和学识修养。当然,这不是一种市侩的交易。这种交换中,是来自于人类天性中的遗传和种种真善美的自然流露。

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怀着一种感念幸福和不断努力充满向往和希望的活着。汲取大自然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有益成分,更加懂得尊重周围的一切的环境和他人,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美好起来,才是这个节日真正的意义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