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509:“背”出问题了吗

(2017-03-02 13:04:0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509:“背”出问题了吗

今天早晨,还是在诵读经典同时,“背”学生照片一遍。这个时候的“背”已经轻松了些,因为以前“背”的基础。

我的“背”是出声的,小声嘀咕着,以前诵读经典都是默读。因为我发觉,仅仅默读的内容,等要出声读出来的时候常常觉得很陌生。我“背”学生名字,终究是要读出来的,所以干脆念出声来。看着照片这样做,就像在做抢答题。

“你在嘀咕什么?”妻子早起看到了我的“反常”。

“我在背学生姓名。”我解释。

我继续诵读经典,悲悯的情怀是任何时候不可或缺的,这是我对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了解得越来越具体明确时越发感觉到的一个问题。

“背”过学生,不是为了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每个学生,而是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更好的给同学们提供这个帮助。

“背”过学生,不能改变任何外在的什么,只能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提供自己作为一个地理课教师更好的帮助!

一、“背”学生过程中的变化

昨天,我告诉学生,我在背每个同学。告诉大家,我把同学们的照片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想到那个同学记不住了,就立即看一下。

“哇塞——把照片放在口袋里!”同学们中有一声惊呼。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表达有些问题,试想一个人把学生的照片放在口袋里,是不是有些不太正常。

是啊,我这样做,实际上不太正常。但是对于我想更好的干好自己的工作,这样做对于我而言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君子“和而不同”,也许可以解释这种状况吧。从细微角度而言,每个人成长中的心路历程和方式方法上,都有许多孤独的地方。

孔子曰:“可与共学,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不可与立;可与立,不可与权。”

在前行的路上,听到不同的声音,可以让自己警醒,更好的反省自己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前行。

“背”后,在课堂上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就是可以通过看脸知道学生的学习状态。当然,也因为我不是很熟悉导致的被动。如一个学生的姓名我拿不准,就问身边的同学:“那个坐在某同学身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同学告诉我,我对同学表示感谢。

我不再说:从前面数第几排,从左侧数第几排。刚开始是没有办法,时间长了自己觉得这样做是对自己和学生的不尊重。

先是看六班的同学,因为刚刚背过,因为精力充沛,居然一次性都能叫出同学的名字。我真的想为自己点赞,但我知道如果在路上遇见就不会这样容易了。

在五班,可能自己有些累了,就有好几个同学我认不出来了。我只能表示遗憾,因为我看着照片“背”总是有些缺憾。有些信息是学生没有,我自己主观加入的;有些信息,如学生的音容笑貌等种种动态的东西,在照片上是看不出来的。

感觉,一边叫着同学的名字一边与同学们交流。同学们心里觉得舒服,我自己也心里好受。想起自己以前,常常说:“请告诉我你的姓名!”现在,我在这样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二、“背”过后的种种变化

以前,说起来,总是“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中游同学”“那些学习不在状态的同学”。实际上,反映了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不细致。

这样时间长了,心中总是一些被分层了的抽象的一群同学和几个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学,整个班集体在我头脑中大多是模糊的。

有时,在路上遇见同学喊“老师好!”,我真的搞不清楚是自己正教着的同学还是邻班的同学。因为我常常到邻班听孙老师的课,所以那些同学对我也比较熟悉,见了面也是常常喊“老师好!”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错觉,总是我一口气喊出几个同学的名字,我能感受到同学们身心中带来的变化。

我真想说:“同学们,我们来个比赛,老师要记住每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也要尽最大可能地记住一些地理基础知识和具备一些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只是想想而已,因为学生一动起来,我就会忘记。真的PK起来,我可能要不知给自己扣多少分呢!不过我以后,一定要拿这个说事,这也是我提升自我克服自身不足的一个典型事例啊!说好了,师生们要相互分享自身的“3+1”的。

中午吃饭后,我又看着手机上学生照片包背了一遍,一切OK。但是真正遇到学生,还有几个同学,我感觉陌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后,就写写这些常常让我记不住的同学的故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