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482:诵读中的前行与忏悔

(2017-02-11 18:54:1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482:诵读中的前行与忏悔

让文字从心头流淌,这是我写作的一种程序。虽然有些稚嫩,但是却让我在这种诵读思考实践中逐渐成长着。

这些文字,应该是我情绪念头言行的雨落在身心的大山上慢慢深入地下经过无数次沉淀后的清泉。

如何地提出诵读《论语别裁》中的核心问题,如何完成一种较好的交流,是我用身心全力以赴思考的问题。实际上,我已经将其与自身生命的成长融为一体。

一、几乎捕捉不到的成长变化

在学校里,与张成双老师聊了一两个小时,自己沉浸其中但是终究是一种文本的咀嚼回味。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学用《论语》的人来说显得有些青涩。

张老师也是诵读《论语》且正在专攻哲学,我很快发现了自己文化传承领域中我无法与专业人士相比美,我的交流只能局限在自个儿在学用《论语》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体验上。

《论语》近十年的诵读,没有超过别人什么,只是在自身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历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解读认识评价修正自我。

我又坐下来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把一些平时日自己身心中极力掩饰的“小”翻出来晾晒,从中汲取一些新的智慧和力量来。看着那些让我自己脸红耳热的文字,我就像在亲自解剖着自己或者展示着自己一些隐秘的所在。

这些文字是用我的生命和心血共同写成的,与那些我单纯经过我身心的对于经典中的话语的咀嚼不同。

这样的文字,我写了两三个小故事,可以说把我写下去的动力和智慧都用光了。单纯是书本上的文字,我可以有口无心的无休止的编写下去,但是这些饱蘸着生命气息的文字我无法杜撰和编造。

最近的一段时间,我常常冒出一些想法,及时记录下来,每次都是一两千字,但是过后自己就把自己的这些内容否定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字与我生命历程关系不大只是与思考有关。

世俗中的我沉浸在经典文化中的我思考前行着的我,相互交织在一起。

我承认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徘徊不前,看到了自己的走回头路,看到了自己的艰难前行,这就是生命成长中最真实的经历。

“往前走三步,再往后退三步,再往前走一步。”我曾这样形容自己诵读经典以来的人生历程。

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以后,我通过诵读反思做了许多防止后退的工作,但是习性的洪流力量是强大的,同时也在呼唤更大的文化内驱力和外在动力。

我每天都利用一切机会汇聚天地之间属于我的那种内外在的力量,不管是双盘着看书还是双盘着诵读;不管是答应做领读还是每天从叙事者中汲取我前行的动力。

我在汲取这种力量的过程中刷新沉淀着自己,于是才有了每天的文字的清泉和一个化蛹成蝶的微乎其微甚至让人感觉不到的那种变化。

很多时候,我感到自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这个时候就放空自己,“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地何言哉,万物备焉。”那一个,我把自己交给天地之间自身中的一种未知的力量和主宰。

在这个世界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认识领域在不断的拓展,但是对于人类自身和外太空的一切,人类的认识显得非常的肤浅。更多的时候,我们借助传统文化的智慧学会利用这种未知的力量和主宰。

二、确定核心话题,明确忏悔思路

女儿正好在家,年轻人思想活络,我就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告诉她,让她帮我提意见和建议。

在与女儿交流中,我逐渐明确自己应该提出的核心问题——谈对“不怨天,不尤人,下学上达。”的学习收获和体验。

女儿进一步建议,从对上对下对平等三个方面阐述我诵读经典前后的变化。

我觉得似乎找到自己的思路了,对上包括对父母对单位领导,对平辈包括对兄弟姊妹同事朋友同学,对下包括对子女学生和其他后学等。

这种思路和结构一旦确定,我面临着充实具体内容的工作。这需要我做大量的回顾反思的工作,这是一个真正忏悔的过程,也是我在答应做《论语别裁》领读的一个初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