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70:有一种学习,我正在补课
(2017-01-30 21:50:4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470:有一种学习,我正在补课
记得在我二十来岁的时候,母亲说过我这样一句话:“你这脾气得改改!”
妻子常常说我:“该发脾气时,没有脾气;不该发脾气时,乱发脾气。”
从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到五十多岁的小老头,我在个人修养方面停滞不前或者进步不大。
一、 当老师,首先要补上这一课
记得我参加工作初,那是我刚刚二十来岁,大哥说过一句话:“过去的老师,那是什么都会,不仅是懂得琴棋书画,就是庄户人办个红白喜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是问教书的先生。”
“我这个老师,就是教学生怎么掌握考试需要用的知识技能的。”我回答的非常老实,虽然觉得非常有缺憾,也只是实话实说。
说句心里话,自己非常想有一个人教导自己如何做人处事学会面对现实生活工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实际上,我一直没有遇到这样一本书。
虽然我看过《社交心理学》看过《演讲与口才》,说实在的我只是觉得那是一种知识技能不是一种反求诸己的文化。
直到今天,或者现在或者不久前,我才真正意识到那是一种真正与生命成长和人生价值息息相关的一种最重要的学问。
我看过甚至诵读了数万字的经典并常常对照我自己的情绪念头言行进行分析思考,我在觉得自己刚刚入门。
我是一个有着三十三年教龄的老师,但是我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只是一个幼儿园或者中小学的学生水平。
我每天坚持与身边的学生一起(包括家人和更多的亲朋好友),一起寻找自己在自信自律助人方面的三个以上的优点和一个可以改掉的不足,在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中相互督促学习。
二、 成长中点滴经验和感悟
(一) 搭车与礼貌
周围的亲朋好友大多有车,我是个无车族,搭车的机会就比较多。
有时到了目的地,自己转身就走,总觉得有些缺憾。
有次,和一个有车的朋友谈起来,他说到一个搭他车的同事让自己很感动。那个坐他车的同事,一直目视他安全离开走远了才转身离去。
后来,我下车时,除了真诚说声“谢谢你!”或“辛苦你了!”之外,就是一番叮咛“慢点走,注意安全!”人家没有把咱当成外人,咱也要向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对方。
这样下车后,我都非常关切注视着送自己的亲朋好友,直到他们远离自己的视线。
我觉得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于自身人格的一种尊重。
(二) 端酒与敬酒
不喝酒的我,更冷静理智观察酒桌上的一切细节,常常有些旁观者清的感悟。
前几天,参加69岁的大姐夫的生日聚会,他的儿女非常孝顺,在席上:“爸,祝你生日快乐!我给你端个酒。”
这句话没有问题,席上就有我们五个当教师的,谁也没有觉得有问题。
这个时候,姐夫的一个同学说话了:“不应该说端酒,而要说敬酒。你说端酒,人家就不愿意喝——人家喝酒干嘛叫你端啊!”
一个“敬”字不仅让自己表达更加得体富有文采,而且是对自己和父母增添了一份尊重。
(三) 用筷子的正确姿势
不用说别人,我拿筷子的姿势常常就是不规范的。
但是,若是真的养成一个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的确在饭桌上和酒席上就增添一份文雅和从容。
“闹闹,你会用筷子吗?”妻子见了内侄格外亲,希望自己喜欢的侄子也会优雅方便地使用筷子。
“怎么?不就是能用它吃饭就行吗?”内侄不解地问。
“别管怎么用了,只要能吃饭就行!”岳父出来打圆场。
实际上,我学习正确使用筷子觉得非常不容易,学过好几次,到现在使用得也不是很顺畅。
以前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美国总统卡特首次访华,为了正确使用中国传统餐具筷子,用了一周的时间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筷子,不仅练习手指的灵活性,而且让人看上去比较舒服优雅,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的开发出筷子在餐桌上的功用。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