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468:大年初二的酒

(2017-01-29 22:35:5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468:大年初二的酒

大年初二的酒,大概是最能醉人的。

一、记忆中的醉酒

    大年初二的下午,闲的没事的庄户人站在公路边上看醉汉。

有人推着自行车在公路上走S型,有人下步走两条腿不听话一般的走交叉步,有的干脆扑倒在地身上沾了一身土再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赶路。

这些出洋相的都是小伙子,那些醉酒的年长者只是脸上泛红,走在路上不会出以上毛病。非常奇特的是,那些醉倒在地上的,那些走路出洋相的,一定不是邻近庄的。醉酒的人,人醉心不醉,回到家门口或者到了自己的庄头酒就基本醒了。大概在亲戚家里时,也没有这样的洋相出。

二、 年初二,本身就是酒

年初二,是姑爷陪着姑娘回娘家的日子。

有人说,人生贵在经营。一个真正懂得经营自己人生的人,可能这一天收获得是加倍的喜悦。

经营人生,并不比经营一个店铺一个企业一个工种更加容易,种种先天或者后天的不利条件以及经营不善都是导致自己失败或者不成功的根源。

有人形象地说,岳母就是董事长,那么姑爷充其量就是一个常务副总经理。这一天说是亲人欢聚,实际上也是当众述职汇报工作的,不管这种述职和汇报工作是不是正式的。

有些人成功了,在这一年里,不用饮酒自己就已经醉了,这种醉酒是陶醉于自己的成功。有些人失败了,糟心早就在自己身上发酵无数次,这一天自然也就酿成了一种必须自己喝下的酒,不用喝自己就醉了。有些人,谈不上成功也谈不上失败,胡乱的攀比和交流中,如同饮了几种掺在一起的酒,用不了许多就醉了。

三、 酒可多饮,不及醉

我看了《论语》,觉得孔子是提倡饮酒,饮酒的目的在于增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友谊,醉酒就是有些过了。

我是个不饮酒即醉的人,显然也是有违圣人训。

酒文化,大概属于饮食文化中的一种。

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博大了,博大的让我几乎无法用言语涵盖它。“民以食为天”,似乎道出一斑。

饮食既然是一种文化,大概也可以归于礼仪文化之中。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弄个究竟的人,从孔子的“君子食不求饱,居不求安,就有道而正焉!”“饭疏食饮水,必斋如也。”

结束语

古语云: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不管是醉酒者,还是醉心者,都是迷而不觉者。此刻,我觉得自己好像从醉酒中刚刚清醒过来。

大年初二的酒醒了,人生路上的其他种种的酒是不是也该醒了。生在一个酒文化盛行的国度,如果没有足够大的酒量的话,就该学会保持让自己足够清醒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