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452:曲曲折折阅读路

(2017-01-14 22:54:07)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452:曲曲折折阅读路

听刘建平老师讲座,确实让我大开眼界。

第一次看到顾燕能老师在她的QQ空间中推介,我就有一种冲动,想在叙事者群里听到刘老师的指导。没想到,今天晚上这个愿望就这样实现了。

与这种专业的阅读理念相比,自己的阅读更多误打误撞、摸着石头过河和跟着感觉走的意味。

一、 一个垃圾堆里淘宝的人。

那时自己喜欢写教育随笔,但是没有文化内涵,不用说编辑通不过,自己也常常觉得就是自说自话。那时常常翻阅各种报刊上登载的随笔,发现里面文章中常常有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句子,其中《论语》中居多。

学校常常今天学这个教学法,明天学那个模式,让我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我觉得时间一长,自己将什么方法都学不会。

我觉得自己必须有自己的方法做基础,这样才能有根,不至于除了模仿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当时发表了一篇豆腐块随笔《让现代教育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寻根》。

2003年的一天,我到当地的昆仑集书摊上转悠,发现了一本朱熹主编青少年版的《论语》。和摊主一讲价,两元钱买了。

我初读《论语》,功利性很强。就是专门找与教育教学有关系的句子,反复诵读理解,结合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感悟,写读书札记。

大概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吧,写出了一篇文章《<论语>与现代教育理念》。当时,我也参加了淄博“柳泉文学网”,也是上传并相互评论文章,网友留言说“做学问就该这样”。

那一年,我在纸质媒体上发表的豆腐块文章最多,大概有十来篇吧。

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读《论语》《道德经》《古文观止》。我读书的目标不纯,因为我觉得读现代文找灵感,我不如别人快;读文言文,别人没有我有耐心。于是,我就选了这条别人觉得难我觉得容易胜出的路子。

我一边认为这是一些被历史抛弃了的文字,一边窃喜从中淘宝。说实在的,我当时的情景像极了《正阳门下》那个年纪轻轻的“破烂王”。

因为我的急功近利和方向上的错误,2003年是我写作高峰,从此之后我发表的文章极少甚至没有。

二、 我读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我抄读《道德经》的那一年,我发现自己吃感冒药的机会少了,口腔溃疡的机会也少了,心中的纠结少了。我脱口而出:“《道德经》就是我的杀毒软件。”

我发现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个时候,我同时翻看《三国演义》,其中的英雄主义理念和思想深深影响着我。

那个时候,我看《诗经》《金刚经》,觉得好,但是有着太多的读不太懂。因为别人直接不看,我觉得自己恍然有所得,也就有种小小的成就感。

期间,我上过一年初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因为我的喜欢读写,那一年我的学生发表的习作,占了全校十六个教学班的三分之一。

我与学生发表习作,大多灵感来自于仿写。这种创作的成功,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自己负责的说没有读懂,但是我仿佛看到了它的边缘并逐步接触一些本质的东西。

和所有语文老师一样,我头疼阅读理解教学。我明明知道那些答案除了与核心价值观有关,更多的是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有关。

其间,我抄读《坛经》。常常惊出一身冷汗,除了我的身体虚弱一点就是我发现自己在对于文化的解读方面有着很多偏差甚至是错误。

三、 我背过了《道德经》《论语》,人却抑郁了

我在2007年聆听了陶继新老师(原山东教育社总编辑《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的专题报告《做一名幸福教师》。

陶老师旗帜鲜明的宣传诵读践行《论语》《道德经》等的好处,好似专门讲给我听的。我不再觉得《论语》等是陈旧的垃圾,如果一定是旧的东西,那么他们就是那价值连城的文物。

从陶老师那里我知道,读书最好读原文,要注意阅读同时期的文献。

因为有以前的基础,《论语》《道德经》等,在两年时间内被我先后背过了。

背过《论语》《道德经》等的我却抑郁了,我去看心理咨询师。那时,当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很少。通过交流,咨询师告诉我,不自信是我的病根。我也发觉一个问题,心理咨询师讲的道理,在我诵读的经典中都包含了,我自己愣是发现不了。

后来,我拜访一位易学大师,他告诉我诵读佛经可以超拔,也就是可以免去自身的一些业障什么的。我觉得这种文化奇妙,我试试,于是每天抽空抄读佛经,心中的抑郁就这样缓解了。

后来我明白,《论语》中的话语,都是绝对的经典,是中华文化传世之宝。但是有一样,必须有很强大内心才能承受得起。就像是《神雕侠侣》中的郭靖,虽然七个师傅都给他传授自己拿手的武功,但是由于郭靖自身内功修炼不够,武功不见长进反而后退。

后来,我是抄读佛经和背诵古文相互结伴而行,断断续续中,我完成了五万字以上的先秦两汉文章的诵读。

四、 对于佛经的诵读

因为长期抄读《金刚经》的缘故,《心经》被我用一个小时就背过了。

后来,看了净空法师的视频和陈大惠老师的报告,翻阅了《了凡四训》,我对佛文化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向往。

禅修打坐诵经,这些与佛文化有关的元素逐渐闯入我生活,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个时候,我没有被自己的举动吓到。因为我广泛的阅读,我对于人生宇宙有了一种自己的科学而坚实的判断。

我读的书比较杂。

因为自由体质较弱,年轻时就看有关穴位和经络按摩气功保健等的书。中年以后,学过太极拳双盘跪坐等等。

中国本土的古代名著,背诵过《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易传》

佛文化:我近千遍的读过《地藏经》,抄读过《楞严经》——能诵读《楞严经》中一万两千字以上的原文,其中包括两千多个音节的梵文。

《圣经》文化:我用一年多的时间,认真阅读《圣经》,仔细反复阅读了其中的《箴言》部分。

西方人文三名著:《十日谈》、《唐吉可德》《莎士比亚文集》……

当我在与他人无异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开始诵读佛经的时候,在我头脑中出现最多就是《论语》和《论语》相关的文化。

这个时候,我发现《论语》就像是生养我的土地,我走得越高越远却发现与它有着越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