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39: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017-01-06 09:55:25)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439: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是一位老师,春秋战国时候的,他是魏国创立者魏文侯的老师。子夏建议魏文侯招揽人才,他说:“魏国,要想立足于诸侯之间长治久安,就要招揽天下最优秀的人才”。田子方、段干木、西门豹等,等都是帮助魏文侯安邦定国的重要人才。这些人才中,田子方和段干木,都曾是子夏的学生。
今天就从他的一句话中,来解读其中的内涵。
现在望之俨然,好像变得有些贬义了。似乎用来形容一个人,看上去人模狗样的,其实人品不咋地,做人做事不靠谱。
望之俨然,实际上是在一些外交场合和一般相互交往的场合的一种必备素养,内容包括:从穿着到站立行走坐卧的姿势,到眼神表情态度等。
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对方展示脏乱差。从视觉信息输入中,每个人都希望看到视觉感较好的东西。
霹雳舞年轻人喜欢看,那是在纷乱中有一种规律性的东西,只是节奏快些而已。有人说小孩闹腾,其实训练有素的孩子,是不乱来的。如果足够仔细,我们会发现小孩子在很多事情上比大人淡定。我在叙事教育写作中,注意观察了不少的小孩子,出了他们喜欢说话活动之外,在很多事情上比自己淡定。
如果是一个跳霹雳舞的不够望之俨然了,那就是动作或者节奏上出问题了;如果是一个学生望之不够俨然了,则是情绪思想情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变动;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则是遇到事情没有处理好放不下或者身体不舒服或者心中有什么无名火要发作,需要自己主动调整一下了。
中医靠望闻问切给人诊断病情;人与人交往,通过观望,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当然一个人仅仅有这种表面的功夫是不行的,要有内涵。“即之则温”,就是要有温度,要有光。我们走进教室,学生可以感知我们心灵的温度。我们心中充满着爱和光明,走进教室,学生的心灵得到一种抚慰。这堂课,学生上得比较专心安定、积极性也会比较高。
在交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语言。特别是做老师的,靠的就是一张嘴。“听其言则厉。”厉是什么意思呢?我想是厉害吧。最初当老师的时候,有人告诉我:“要让学生感觉你很厉害,这样学生就怕你,在你的课堂上就会老实实的。”三十二年过去了,我没有学会,学生也不怕我。后来,我觉得这个厉字,不应该这样理解,应该是“激励”的意思,让学生受到一种激励,觉得做不好就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所有关心帮助自己的人。
“疾言厉色”,是孔子所反对的。孔子说,这样的人是“色厉内荏”。前几天,我因为太在乎考试成绩,看到学生疲惫学习倦怠,就对学生发火了。那就是“疾言厉色”,也是“色厉内荏。”
当时,我还写了一篇文章《“最优秀的我”也发火了》。与卢乃君老师说起来,他谈了自己看法。他说:“我对教师发火,有自己的看法。在我的课堂上,我会有意识的设计让自己发火,但不是真的生气。因为我通过发火,让学生对必须识记的知识产生一个更加强烈的印象,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现在想想,我们怀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在尊重教育艺术的基础上,我们这种言语的“厉害”也是学生的一道精神大餐。我曾经关注这样一个细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常常“体罚”学生,但是学生家长没有一个告老师的。“看我不砸死你!”他拿着书本朝学生狠狠地打下去却在最后的那一刹那轻轻落下了,简直就是给学生挠痒痒啊!严厉的话语,表现了对学生错误行为的深恶痛绝,如同当头棒喝让学生幡然醒悟,轻轻落下是老师的爱和关心。在这种爱恨交加的教育作用中,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改掉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