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91:我谓文化

(2016-12-02 10:23:13)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91:我谓文化

考试已经成了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指挥棒,考察的知识技能是文化吗?说考试涉及的知识技能中没有文化,肯定不对。说这些考试涉及的知识技能就是文化,也肯定错了。

文化,应该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通过改变一个人继而改变这个人身边涉及的一切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展示了一种导向。

看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看他有没有自觉主动提升完善自我的行动。

一、    文化,是导向也是一种彰显

记得看过这样一篇文章:

一个女青年因为高考屡次失利,顿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到了一个地势险要的风景区,准备找个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

她一边走,一边小声嘟哝着:“年年盼春春不至,春在哪里?”一个学者正好从她身边路过,看到她凄惶失常的神态,这样接上了一句:“真心惜春春永在,春在心里。”

两人很自然的聊了许多,女青年放弃了轻生的念头,最终充满希望和憧憬的离开了景区。

我将这个故事珍藏在心中,我从中看到了文化的力量。文化可以把一个人从生命的悬崖边拯救过来,也可以把人推入生命的绝境。

曾国藩的故事,也发人深省:

曾国藩曾经因为屡战屡败为斟酌书写给皇帝的奏章犯踌躇,因为屡战屡败不仅会受到责罚甚至会因此丢掉性命,如果不实事求是奏报就是欺君之罪也是死罪,最终曾国藩在奏章上写下了“屡败屡战”四个字。奏章上去,不仅没有获罪,而且得到了皇帝的奖赏。

因为屡败屡战,不仅实事求是的汇报了战绩,而且体现了官兵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下的那种英勇顽强效忠国家朝廷的精神。

我在这里面也看到了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一种导向,可以将人导向地狱也可以将人引入天堂。

二、文化的意义,在发现

很多时候,我觉得经典文化的意义在传承,如同任何科学发明的意义在于成功的表述了一种有利用价值的客观存在。

有人这样给经典文化定义,那些被看成经典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先贤们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且利用价值的所在,所以它才被视为经典并得到了大家的推崇。

经典文化本自存在,或者在古今中外典籍中,或者在生活中。“文武之道,不坠于地,在人。贤者得其大者,不贤者得其小者。”

能够发现经典文化并努力学习的人,是幸福的,那些学习经典并将经典内化自己身心让自己的生命有光的人更是对他人社会有益的,因为他通过自己闪光的生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诵读经典提升自己。

三、文化的意义,在传承

我开始注意从优秀的经典文字中汲取向善向上的力量,开始用经典文化内化自己的思维,转换消极情绪念头为积极进取的力量。

现代社会,人们都认同一种管理理念,就是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矫正,可是到了自身的内在修养中为什么就改抛弃这种类似意义的“三省”呢?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省的具体内容),成了我叙事教育写作中重要思路之一。

我每天都要思考一天以来的情绪念头和言行,是不是为教学相长服务——其中有什么缺憾,有哪些是可以继续发扬的,有哪些是可以弥补的。

我与同学们交往、与家人同事交往,是不是坚持一颗公平公正之心,是不是坚守助人为乐之心,是不是坚守一颗相互学习促进之心。

对经典的解读和践行,也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知行合一中,需要一个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的过程。这就是传与习的真正含义所在,这也是“日新日新日日新”的意义所在。传习,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一种内化和“人可弘道”的过程。

现在琢磨我所在的昆仑中学的校风“博学励志致和笃行”,越来越觉有意味了。这走进校门每位师生都可以看到的八个大字,希望能被自己更加深入准确的解读,并逐步转化成一种自觉自愿努力提升自我的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