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82:汝果欲听课,功夫在听外

(2016-11-25 15:33:59)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382:汝果欲听课,功夫在听外

新学期来,我一直坚持先听同年级孙翠苗(学校文综组主任兼班主任)老师的课,再上课。走了一条“听一课,上一课”模式,作为一名有三十二年教龄的老师,像一个刚走上岗位的年轻老师一样要求自己。

许修军校长是课堂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多精当的见解,在国家级和省级报刊上发表了相关很有分量的文章。许校长倾心畅谈自己这方面的见解和相关资料,希望我进一步对自己“听一课,上一课”经验总结提升一下,写成让大家可以借鉴文字材料。

孙老师开放自己的课堂,展示自己多年上课凝练出的精粹,许校长畅谈自己高屋建瓴的理论认识和情系师生的思路。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不避才疏学浅,努力将听课中的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切莫买椟还珠

朋友问我:“赵老师,你是不是听孙老师讲完了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就不听了?”

我指导朋友是关心我,说:“我是全程听课,一般没上课,我先到,孙老师怎么组织教学,怎么处理学生的巩固练习,怎么管理学生,都是我观摩学习的内容——我是整体感知基础上的消化学习。”

实际上,我更多看学生的反应以及师生之间的这种全方位的互动。我觉得不管是老师和学生在这个互动过程中的有意思有意义的表情举动等,都是我关注并研磨的细节。

听课,首先不要“买椟还珠”。

教学互动中,知识技能只是椟,师生身心充满教学激情悲悯和幽默的互动才是珠。

一次下课了,因为一个学生提问,孙老师没有离开课堂。我也站在孙老师身边,没有走。孙老师和这个学生交流着,一转身说:“赵老师,你回去歇歇吧。”我非常专注着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听孙老师这样说,忙回答道:“你与学生的交流更精彩,更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孙老师和那个同学听了也乐了。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堂好课常常有画龙点睛的所在。一次卓有成效的听课,要有让自己怦然心动豁然开朗的地方。有了这个所在,你对这堂课的教学才会有一个更好的解读,对于自己的教学设计组织管理实施才会有更多的启发。

为了让我的听课更加扎实,我坚持写听课随笔。虽然不是每节课都有,但是叙事教育类的文章天天写,逼着自己去关注去汲取教学活动中的有益的东西,去发现自己存在并可以改掉的毛病或者问题。

二、 听课之计在于早

    有句话说的好,“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于授课内容早了解。对授课内容的大概有个提前了解,才能不至于变成教室里一个普通的学生,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和技巧。

其次,听课者早进课堂。早进课堂做准备,不仅是对于授课教师的一种尊重的表示,而且更关乎自己听课收获的大小。

一个听课的老师,早进课堂,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课前状态。这个时候,有充分的时间,想象如果自己执教这堂课,这样更好提升听课的积极主动性。

最后,还要做到明确自己要跟授课老师学什么,是知识技能的梳理、重点难点的突破,是组织管理艺术,还是知识技能的重新整合提升,或者几者兼而有之?

   《道德经》言:“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作为一个优秀的听课者,首先要明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要明白授课者的优势,明确自己如何学、从什么地方学?所有这些,都要立足于上好自己课的实际效果。

三、 听出思路,更要听出理念

授课者的思路理念,不是脱离具体的知识技能传授练习巩固而存在的,听课者要进行一项“剥茧抽丝”的独特的脑力劳动。

这个过程,我把它叫做“消化吸收”。

有时,我听了孙老师一节课,总是感觉有些解读上的别扭。这样的情况下,我去上课常常让课堂教学质量打折扣。于是我找孙老师:“你的课,我没有消化吸收好,希望再到另一个班听一节课。”

“好啊,某某班第N节课,你去听吧。”孙老师非常爽快。

“谢谢了!”我非常感激。

“不用客气。我的课上得很随便,想到哪里讲哪里。”孙老师这样说。

实际上,表面随便的课,更显示了孙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活泼和严谨的有机结合。

听出授课者的理念和思路,就是为了防止照搬照抄。比如,我听孙老师的课,孙老师的富有魅力的声音语速和较快而灵活的言语表达能力,我是学不来的。我就要读懂她渗透在她授课思路中的理念,即究竟让学生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我考虑怎样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四、 移花接木,嫁接成活

一个优秀的教师,虽然不是一个语言学家,但是对于说话的场合分寸等却要把握到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善于用十几种不同的语言声调语气内容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融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实际上身边真有这样的老师,如我们学校的优秀班主任苏莉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孙翠苗(我一直坚持听孙老师的课)老师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在学生学习状态好的时候、差的时候用什么语言声调与学生交流,在学生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如何与学生交流,在学生违反纪律走神的时候怎样与学生交流,在学生处于顺境、逆境中的其他状态如何与学生交流?

这方面,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这种独门绝技,是无法学的。这些独门绝技的目的,无外乎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细节的严格与关爱,对于学生长远目标和具体阶段性目标及时调控!

我把孙老师教育教学管理上这些精华部分,用适合自己的分享“自信自律助人”的方式来落实,因为在“自信自律助人”的阐释和落实方面我拥有了自己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做法。

我把这一招叫“移花接木”,巧妙的弥补自己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不足。

五、广而告之,背水一战

一开始,我就向学生阐明:“为了保证课堂质量,我首先听孙老师一节课,心中有数了再给同学们上。”

两个教学班,八九十个学生就成了我的监督人。这两个教学班和孙老师教的四个教学班的学生互来往交流,我在听课方面的丝毫懈怠都不会逃过学生的眼睛。

我把不会让自己推诿责任,把上不好课推到不用心不认真上。言外之意,如果再上不好课,就是自己无能。

对竞争上岗的新形势,对我自尊心而言,我把自己逼到了一个死角,我的策略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冬天冷风凄雨,地上的雨水渗进鞋里,我还是提前早上七点钟左右赶到教室里,准备听孙老师的早自习课。每个周二,我下午听了孙老师的第一节课后,需要连续上第二节第三节。其中一次,等我快要上完第三节课时,我的嗓子就像要冒烟而且一种撕裂般的疼痛一直蔓延开来,一直过去四天这种感觉仍然没有消退。

我今年五十一周岁了,我把每节课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节课来上,我要对得起学生更是要对得起自己。我把每个学生乃至身边每个人都看成自己生命中的贵人,我也希望我的存在和努力对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有意思和有意义的。

遇见最美的自己和一切都是最美的遇见,是我在努力践行的人生理念和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