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38感悟课堂教学:登攀•散步•舞蹈
(2016-10-20 13:01:3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338感悟课堂教学:登攀·散步·舞蹈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都是大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生命的一种重要的呈现状态。
有时感觉自己沉重疲惫如登攀者,有时感觉自己如闲庭散步优游自如,有时感觉如水般的载歌载舞!
分享教育生命中刹那间的感悟,让更多前行和自我提升的心灵不再孤单。
一、登攀
这里面有个故事,我们一个同事说那一届学生,自己上课时没有觉得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很好。这届学生,一节课光讲,他们还是不会。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学,累的时候,常常自己希望通过多讲或者无数次的重复,让学生把这个知识点和这种技能熟悉并掌握下来。
这个时候,所有的或者多数学生被挡在教学公园大门之外,听着教学公园内老师吃力奔走和若有若无不知所以的种种介绍讲解。
如果这个地方确实是教学中的重点或者难点,是学生一下识记或者理解不了的,不妨把它分解成几个部分,或者铺设几个接近这种难度的阶梯。这样一来,重点不重,难点不难,天空中飘来五个字,“学习并成长,一切不是事!”
学习知识技能文化如此,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面对一切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如此,教书育人就这样有机结合在一起。
教师给学生搭建阶梯分解重点是一种境界,让学生主动为自己的学习“修桥铺路”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我非常害怕自己上那种费力不讨好的课,那是教师一个人在登攀!那是做教师的,在辛辛苦苦害孩子。
二、散步
看身边优秀老师的课,犹如闲庭散步。从组织导入,到中间直观形象的观察,到符合逻辑的分析和教育引导,到穿插在其中的各种练习巩固和成果展示,都是信手拈来。
这功力,不是一朝一夕得来,是几个教学段循环后的经验智慧的升华和结晶。
他们大多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老师,不管是精力还是思想情感,都处于一种饱满或充实的状态。
我最近在听一位这样老师的课,几乎每个新课我都听。
因为我深深的体会和认识到,自己如果不是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或者说不是驾轻就熟的话,那么多听听自己欣赏的同学科老师的课,会很有帮助。
就像是练习毛笔字者的临帖,不要顾及自己的资历和面子,像真正的当代书法大家启功欧阳中石等晚年也在临帖。虚心听课,认真进行一些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落实方面的形神兼备的临摹是一种不错的专业提升途径。
要想自己的课堂进入一种散步一样的状态,就要在每个学习知识技能点和思想情感引导中,下足功夫,融入足够的教育智慧和热情,这样才能举重若轻。因此不仅要听,更要领悟,照搬照抄是没有出路的。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老师的这句话也适合我们课堂教育教学的境界。
有了这种课堂“临摹”,自己也可以进入一种近乎闲庭散步式的教育教学模式。
散步,就如行云流水一般,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孙老师常常说自己不备课,讲到哪里是哪里。她的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状态,就是散步的一种最好境界。
三、舞蹈
最近看“叙事者”群里一位优秀教师汤瑾老师的视频课,感觉到在课堂上,不管是老师和学生都是自己生命的舞者。
这是一节关于小学四年级绘本习作的课,整个一堂课就像老师引领着小朋友们跳着欢快地生命之舞。
艰辛复杂的学习劳动,被有趣的教育教学情节设计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智成长分享和相互激励性的语言所重新整合。
由此,我联想到魏书生老师的课。
这种课堂上,几乎看不到老师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它已经将教育教学艺术,隐含在学生和老师或学生之间的互动中。
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一切都水到渠成。
教师的修养,如大海深不可测,如宏钟不可得知——大撞则大鸣,小撞则小鸣。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有获得知识技能的喜悦,不断感受到心灵之花的成长和绽放,其中有老师的鼓励也自身潜能的一种被激发。
魏老师已经真正做到了,“知至学之难易,然后能善喻!”。教材和学生乃至教师自己,不过是师生心灵成长的一些不同的载体而已。
至善至美的心灵,处于“善利万物”而“夫唯无争”的状态和境界,一切课堂教育教学之美都是生命原生态的自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