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8:老师,我不明白
(2016-10-14 11:00:15)分类: 学生成长故事 |
NO328:老师,我不明白
“老师,我不明白。”又是后面那两个女同学,举手后,我走到她们跟前,其中一个这样说。
这是等高线地形图上两点相对高度问题,也是本节课重点讲述问题之一。
我有点感动,感动初三同学当着全班同学面这样说。上次提出自己有疑问的是一个尖子生。
一、
我看着上面的内容:“高纬度气温低,低纬度气温高。”怎么也看不出问题。
可是卷面上,明明就是我批阅过的痕迹,画着两道红杠杆,表示这个地方被扣去了两分。
在这之前,我说:“试卷统一答案,也做了讲评。同学们看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不要给自己留下疑惑。疑惑,就是我们学习沃野上的崎岖的高原山地,会影响我们希望田野上的美好收成。”
同学们一片寂静,好在学习气氛安雅,弊在不求甚解停留于表面。
这个同学叫平。
我表扬了她:“刚才平帮助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是老师判错了。”我把状况给大家分享了一下,算是教师误判导致的教育资源开发。
“这个错误,就出在我身上。”当我听到我这句话的时候,我意识到平身子微微震了一下。
诚实做人,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千方百计弥补,就是我倡导的自信自律助人的一种具体表现。
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听课,没有私心杂念,教师就要静下心来做出榜样,就要把自私自利的东西彻底抛却,坦诚自己学识技能思想心态上的软弱,并努力战胜超越自己。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真正的教学相长。
二、同学之间弄不明白,问老师
走到跟前,我知道平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已经与身边的同学雯交流过。
看来雯,不是自己不会,而是很难很好让平学会。
我首先和她们一起根据等高线图,确定等高距,然后分辨确定相对高度涉及的两处的海拔,山顶的海拔需要推测高度范围,其中另一处正好在一条等高线上,可以直接判断其具体海拔,于是两两相减,就是山峰处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范围)。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1-2分钟后,平就说会了。
实际上,所谓的比较难,就是平时一些简单的问题没弄明白或者基础知识记不牢固,自己得过且过,时间一长,就积攒成了老大难了。
“平同学,不会的问题,及时问老师,值得表扬,加2分。希望同学保持这种不会立即问的好学风,时时处处做最好的自己。”
三、课堂上,最先明白并要做到的
接下来,同学们自己修改巩固练习卷上的问题,准备转入复习《中国地理》上册。
首先,按部就班的讲“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等内容”,自己感觉有点煨剩饭菜的感觉,学生听起来也有些随便。
课堂上,我眼皮底下就有两个同学说话,其中有被我加分的“助人为乐”者“得”。
我又一次回复双盘坐状态,我希望这样帮助我找到最佳的自己。
因为无数次双盘,是穿着鞋子的,自然将我胸前和大腿跟前的衣服上弄上了灰尘。这是与教师衣着整洁相违背的,却也是一种无奈。
“老师知道,同学们听老师串讲,好像是一种重复,希望大家听出一种阅读地图进行综合分析表述的思路。我也是千方百计做最好的自己,希望同学们不要等老师父母同学逼自己,学着对自己负责,管理好自己。
就像我们今天复习中国地理位置的优势,分为海陆位置优势和纬度位置优势一样,每个同学也要找出自己的成长优势,更好的扬长避短。
老师只管自己讲,或者干脆不讲,是对自己和对同学们的不负责任;同学们如果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静下心来认真听进去,认真看图思考真正学会并进一步提升读图分析思考表述能力,就是对于自己学习生活的一种亵渎,也是对自身的不负责任。希望我们都做一个负责的人,帮助老师把课上好,老师帮助同学们搞好自己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