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0294:课堂,更需要些专业化的服务
学生们的无邪和包容,帮助并激励我前行而不停滞。
一、 组建完善“助学团队”
我向学生坦言,自己需要帮助:课代表工作、小组长工作、信息技术设备调适;另外我需要同学们向我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困惑和需求。
一个同学讲了自己的思考:他的答案是与参考答案是反着的,他的思路却是有道理的。
我请他走上讲台,他有点紧张,从不经意的重复和结巴看得出来,我更看出了他的勇气,学习的勇气和展示自己学习心路历程的勇气。
还有那个提出错误答案的同学,他的错误我也同样犯了。课下,他提出了他的推理思路,另外一个同学用另一种推理思路推翻了他的结论(也是我曾经的结论),这另一种推理思路就是参考答案里面的。
我表扬了答案相悖的两个同学,虽然结果相反,但是推理过程同样精彩。
助学团队中,不仅有哪些学习地理知识的“精英”,也有那些基础不好但是千方百计支持配合老师的“学习地理困难者或倦怠者”。
不管是哪种情况,他们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感兴趣的微笑和有所收获后不经意的一个笑脸,都是对我最好的奖赏。
每个人的心灵世界,比我们不能穷尽的辽阔的宇宙世界更加宽广,作为一名教师静心守护的就是彼此心空中智慧和悲悯熔铸成的流星闪过擦出的火花。
在共同成长的课堂上,只有前行的相互扶持的师生和生生,没有三六九等和戴着有色眼镜的偏见。
如果有偏见,那是自己心田上长出了荆棘和破坏庄稼生长的虫子。
二、 让自己更具有专业化和人文精神
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停滞不前就是一种落伍。
真正悲悯的教育情怀,是不能容忍这种落伍的,这也是我觉得非常累的原因。
孙老师的每节课,都被我做了认真记录并认真细心的消化。每一节新复习课,都是我要登攀和跨越的专业之山。
“一山放过一山拦”,这是我通往专业化上的感觉。
曾经尝试着自己独立完成一节复习课的整合设计,眼瞅着似乎成功却是大相径庭,等听过孙老师的课后,才发现孔子的“不践其迹不可入其室”确有道理,练习毛笔字必须要临帖和练好基本笔画功夫。
“功不唐捐”,我只有坚持,就像是八年前我用六七倍功夫学练太极拳的“学徒”。
实际上,每个人不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职位高低,在本质上都是一个学生,一个永远需要不断学习调整自己身心适应这个社会发展的学生。
台湾一位年近古稀的大学校长,为了曾经的心理学梦想,做了一位年仅四十岁的心理学博导的博士生。
“自信,没有百分之百,只有更加接近百分之百,就像黄金没有绝对的纯金,只有更加接近纯金的黄金。”我这样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对自信的感悟。
对了,今天中午我双盘着,观看并聆听着市级地理教育专家夏侯泼老师的视频,不是第一次听却总也弄不懂这些并不复杂和深奥的词汇。就在这种状态中,我睡着了。一激灵清醒过来,心中掠过一丝愧疚,期盼真正读懂这一切的那一刻早些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