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76重返结业班讲台的五零后

(2016-09-02 16:33:51)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276重返结业班讲台的五零后

虽然教书在一所初中学校,已经离开初三结业班讲台八年了。一个全面抗战的时间段,我自身发生的种种变化也可想而知。

如果说,八年抗战唤醒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提高了其斗志和能力,那么我的这八年则是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并逐渐沉淀自己心灵的过程。

五十岁,重新接两个地理结业班,忐忑与兴奋并存。

一、    粉墨登场的演员

有人说,优秀的教师是一堂课或者一次教育活动的总导演(不管是台前还是幕后的)。

我觉得自己这个导演没有“上岗证”,如果硬导,那是让自己和学生都很尴尬。

我向“初三金牌地理教师”孙翠苗请教,结果还是没有谱,干脆听孙老师的课,然后比着葫芦画瓢。

一边听课,一边构思,我可以怎么上。听一节课下来,我记了四五页纸。这是一种全方位的记录,因为我要把它“复制粘贴”到我的地理课上。

我走上初三教室的讲台,不忘了先双盘,不忘了宣讲我的自信自律助人,接下来就是按图索骥开始课堂教学。

因为复习课综合性强,需要穿插进更多内容并融会贯通,我在记忆的时候常常顾此失彼,我有时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的听课笔记,也就是重新理顺一下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显然,我的课堂与孙老师的浑然天成无法相比。

我向学生坦言:“我每节课前,都要听孙老师的课,然后给同学们讲。”我觉得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也是对自己和学生的尊重,“我想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在座的各位同学复习,也让我更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

下课后,我想到了三十多年前,第一次走上讲台时,也是这样“背课”——把优秀老师的课“背”过后,再衍生出自己的课来。

同样是“背”课,我的年龄变了,那时是十八岁,现在是五十岁。好在不断地读写和修养,多少弥补了些精力和记忆力的不足。

我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表情,就像一个相声演员站在台上的任何一次说学逗唱和制造的任何一个包袱是不是成功,观众(对于我就是学生)反应就是最好的评判。

我用几十年的教学功底,去学习演绎的地理复习课还算是合格的——我努力呵护和培养着自己的自信!

二、    课堂教学研究学习伊始

以前都是敢跟学生比赛一起做题,现在不用比了——心慌,眼花缭乱,注定没戏。

要让学生做的题,自己要给学生讲,就干脆先做一遍。如果没有先做,就选出两三个学得好的同学,用他们的答案给所有同学统一订正。

一周以来,坚持听了孙老师四节课。

“我的课有点乱吧?”孙老师每次都这样笑着问我。

“很好,这是形散而神不散。复习课,好就好在这里。”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我不刻意准备的,总是想到哪里讲哪里。”孙老师坦言。

“我喜欢听你这种不刻意准备的,原生态课堂让听课者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好课就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我说出自己的感受。

孙老师的课,我用四个字概括:活、细、严、巧。

活:她的课,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让学生不觉得是在热剩饭,不时有神来之笔让人有种曲径通幽之感。这样的课,不容易让人厌倦。就像是美国大片,没有模式,结束后又让人满满品味。

细:对于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各个点的点拨和培养做得很细。

严: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热爱喜欢地理学习,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巧:避开纠结的泥沼,作最优价值和意义的引领。

    期待着,下一周学习和教学活动的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