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
NO275:来自课堂的滋养
告别了假期,却难忘假期中的感受。远离了课堂,自己的生命似乎也失去了一半。我曾经困惑,这种休整的日子,竟然在某些方面留下遗憾。
作为一名教师,三十二年的教育生涯,已经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学校和课堂融为一体。
就像是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被包养在金贵的笼子里,被主人好吃好喝等的伺候着,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而且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种。
一、
“老师!”“老师!”……
一声声稚嫩的“老师”。
从三十二年前,第一次走上讲台上课,我收获了这个珍贵且沉甸甸的礼物。
这是一种信任和生命成长的托付。
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我,成了这些半大孩子的师长。那个秋天,我努力的成长,为了自己的那份担当和责任。
后来,我知道教育的成长,更多来自于心灵的成长。这种成长与阅读和心灵的内化有关,是缓慢和渐进的,急于求成无异于拔苗助长。
“老师”“老师” ……
这是孩子的家长和其他亲人的声音,里面包含着成熟敬重和历经沧桑的意蕴。
我这个时候,常常有一种感觉眼眶是温热的。这是一种成长的沃壤,有暖暖的炎热的阳光的照射,有雨露滋润有暴雨如注。
“你是老师!”来自熟人和朋友的惊诧。
走上课堂讲台的职业,让我有了这样一种身份和特殊的称呼。
课堂就像是一根神奇的魔棒,将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我选中,将它的魔力灌注在我的身上,让我和这个世界一起见证我的身心因此而发生的种种变化。
二、
很多时候,我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春蚕”和“蜡炬”,我觉得自己就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我就像是一个营养不良的母亲,还要硬生生的挤出乳汁喂养嗷嗷待哺的婴儿。知识和精神的贫瘠,是一个教师最难忍受的。就像是当父母的,最难受看一家人过着忍冻挨饿的日子。
这种对于知识文化的渴求,就是我得到的最好的回报。就像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傲然挺立的松柏,把根深深地扎进贫瘠的土地,顽强的汲取营养,勇敢地抗击着风霜雨雪和闪电雷劈。
每次心头的痛,都因为流血而变得更加坚韧并绽放出一种绚烂的顽强。每份纠结,都锻炼我自己打开心结的智慧和能力。每次黑暗中的摸索,都让我追求光明的眼睛变得更加清澈。每种微小而不断地努力,让我读懂了什么叫滴水石穿和绳锯木断。
三、
一位被评为特级教师的教研员,这样要求他分管学科的教师:“自己种菜吃不了,别人的菜没得吃。”
这个“菜”,就是自己的教育愿景,以及实现教育愿景的教育教学活动环节中的各个环节细节。
每个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和实践,但是常常因为困难重重而选择放弃。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校长们克服教师教育倦怠的方法,就是把教师引导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这条道路上。
曾几何时,教育教学研究被看作一种高不可攀的事情。
从2016年一月份,参加王维审老师组织的叙事者团队,我慢慢了解学习写作叙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自己成长变化,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欣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对于教育教学研究,在叙事教育中忽然有了这样一种感悟。正像是王维审老师一篇文章的题目——试着改变一下方向,一切都因此更有了生机和活力。
结束语
每个生命从诞生起,都应该受到尊重或者逐渐懂得尊重他人,不管是在家里学校或者是在社会上。真正被尊重或者懂得尊重,是拥有或者感受到让自己成长的课堂。
QQ:208887580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