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273:孙老师课堂探秘之二

(2016-08-31 21:47:02)
分类: 听课感悟类

N273:孙老师课堂探秘之二

我比往常提前半个小时到校,就是为了听孙老师的一节早课。

第二节 复习课怎么上?我简直就是要从中学到一些神秘或者富有灵性的东西。

根据自己臆想的去上课,肯定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了。好在有上平行班的孙老师,向我展示了自己平时高效的课堂智慧。

一、早课前的正能量

走到教室门口,我就听到非常令人舒心的诵读声。

离教室还有好几米,就感受到其中的正能量。

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开始好奇盯着我。

我微笑着说:“我是来听课的,在外面听着同学们诵读的声音很好听,就想亲眼看看感受一下更好。同学们继续吧,希望不会打扰到大家。”

坐下了,我看到同学们在背诵英语。以小组为单位,前排的同学转过身来朝着后面的同学。各个小组里,都能看到有同学在背诵,那诵读的声音,此起彼伏。

也许教室墙壁上的一段话,可以概括同学们的整体风貌吧。“四不比,四比: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吃喝比学习;不比家庭比努力……”

后面作宣传栏用的黑板,已经划分成几个版块,相信不久就会有令人喜闻乐见且积极向上的内容。

二、平中见奇的风格

“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纬线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经线的相关知识。”孙老师的上课,就是这样简洁。

接着,她用一条南北向的带有箭头的线段展示赤道以南或者以北的纬线的变化规律;后来用一条带有箭头的东西走向的线段,展示本初子午线以东和以西的东经和西经的变化规律,同时标注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范围。

这是关于纬线和经线最基础的知识,被孙老师用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构成黑板板书的两翼。

中间留了不大不小的空间,这是我要关注的地方。孙老师的课,总是在平平淡淡中有奇迹出现。

两条经线和两条纬线,每条线上标的度数都是15°。

“请同学们写出A点的经纬度,A点是经纬线中的一个交点。”孙老师开始出招。

有个同学被叫上黑板板演,卡壳了。

“找出零度纬线和零度经线,学会画辅助线。”孙老师这样提示。

最终,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准确写出了A点的经纬度。这个时候,同学们该轻松一下了。

孙老师接着说:“A点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有同学顺利闯关。

“位于A点的井底之蛙,能不能见到太阳直射?一年之内,这里的井底之蛙可以得到几次太阳直射?”孙老师的问题,简直一个接着一个。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杨万里的诗句,正好表达了这种境界。

三、 险象环生的招数

“横平竖直”的经纬网,让孙老师就像是魔方一样玩转。一块推动这种玩转的,还有好奇心和好胜心强的学生。

孙老师的复习课,不是煨剩饭,更多是温故而知新。

这温故知新,展示在险象环生的招式中。

垂直线型的经纬线,刚刚让同学们弄明白,接着经纬网换成了南极北极周围的“圆圈与垂直线并存式”。一个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一个维度,一个经度。

孙老师顺势在上面找到一个交点,使劲用粉笔点圈标注为B点,问:“请同学们写出B点的经纬度。”

教过多次的我,也只有专注观察思考才能回答。

“根据箭头指向,可以确定东西方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推测出南北。”孙老师几句点拨让学生,也让我豁然开朗。

接着,孙老师在60°纬线圈内画了一个虚线圈,明眼人一看就是极圈。

极圈内,被孙老师用粉笔涂抹了。“这个极圈内出现极夜时,日期应该是哪一天?”孙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孙老师的课,让我这个多年的地理老师都觉得“累”。但是过后思量,这样的地理课真的有意思。

骨子里觉得学生没有能力或者懒惰,实际上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