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94:酒坊“恶狗”
(2016-06-28 16:02:10)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94:酒坊“恶狗”
一次他诚心向一位顾客请教原委,顾客告诉他,是他酒坊里的恶狗,让人们敬而远之。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很多时候觉得学生不亲近自己觉得学生厌烦学习,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身边或者心中也有一个“恶狗”。这个恶狗,就是自身的不良言行和情绪,让学生敬而远之。
一、“好心”办的“坏事”
期末复习分秒必争,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想把效率提到最高。实际上,每个人的认识不同,也就有了外在表现的不同。
一次,我看到两个非常用功的女生,因为没有试卷就在讲评试卷统一答案的时候,把答案非常规矩的抄在一张纸上。
当时,我没有因为学生没有试卷而生气,因为她们都是非常细心的孩子,也许因为复习的忙乱而忘了带卷子这是非常常见的。我生气的是,她们这是一些无效劳动。
离开了地图和试卷的答案,是没有任何复习巩固的意义的。如果他们是不想学习的同学也吧,可是他们属于用功的一类。
我没有想到,经过大半年的学习,他们的地理学习仍然没有入门,而是觉得他们这简直就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就像是一个机械化大农场的工人,在用刀耕火种的办法种庄稼一样。
我紧锁双眉,就像是看外星人一样斥责他们的愚钝。而且语气凌厉,丝毫没有顾及她们的感受。两个女生抄写着的笔,瞬间无所适从。没有我想象中的迅速打开课本,与同位看一张卷子。似乎,她们此刻除了认真的抄写,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之前,我还在为这两个学生的恨铁不成钢生气。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可气的不是两个同学,而是当时的我。
如果,我借用一下同学们的试卷,提问一下她们抄写答案的相关问题,他们不仅知道了自己这样抄写的效率,而且学会了与同学共用一张卷子的快乐。
对于一个内向的人而言,即使借用同学的一张纸,也是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情。她们怕尴尬,不仅担心自己也担心同学。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发现同学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是千方百计让同学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教育的艺术,让学生产生改善自己的学习状态的兴趣,而不是产生抵触情绪。
这个时候,教师只要付出一份关怀的表情言行即可,这种关怀不是代替学生,而是唤醒学生提升自己的欲望和行动的力量。
二、一而再的“错误”
批评这两个同学后的一天,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女生也这样做。
我努力改善自己的表情,但是也含有“你怎么也这样愚笨”的意思。虽然,我表面上说着“你这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似乎非常关心自己的学生,其实潜台词是“你怎么这样笨”。
这个学生可能更加敏感吧,她竟然给我了脸色看,突然做出一个要揉碎自己写的那张纸的举动。
此刻,我知道自己上次对另外两个同学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当时,我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而且我的这种表情言行后,学生已经关上了与我交流的大门,只是不愿意做表面的反抗而已。
直到考试前,其中一个同学在看我的“皮皮休”的故事,另外一个则是揉搓着手指,不知在想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
面对这种窘境,我没有了任何“火气”,只是对于同学们中的一些好的现象进行了鼓励。
对于相对安雅的学生,应该更多尊重他们。不能将自己隐忍的无名火朝这些学生发出去,教师没有这个权利,这不仅关乎师德更关乎自己的人品。
由此想到生活中的自己,除了学习之外,我在日常家务和处理其他事物中,都显然不及常人。妻子常常说到我的不足,因为这样给她增添了太多的困顿。我就像一个自闭症儿童一样。在接受批评的时候,不把事情做得更糟就不错了,不用想变得更好。
常常因为有人撰文,教育不能只有表扬。实际上,真正会表扬,如陶行知先生给予学生四块糖的事情,里面蕴含着一种比直接批评更加严厉催上上进的东西。
教育,如同酿酒。这个发酵的过程,如同教育工作者心灵的觉醒。觉醒以后,就是对于更多人及其行为的唤醒。这种唤醒,如同酿酒时的酒曲渗透到清淡纯净的水中。
我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流程,想到了自己酒坊中的“恶狗”。是该让酒坊里长期厮守的“恶狗”说声拜拜了,只有这样走进酒坊的顾客才会多起来,才会倾听到顾客们更多的声音而让自己的经营更加完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