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53:班里寻常招,招招有奇妙

(2016-06-04 19:56:43)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153:班里寻常招,招招有奇妙

王老师,是我所任教的6.6班的班主任,也是我们初一级部的级部主任。

刚开学,他接的班几乎堪称最乱的。一下课,同学们就像是赶大集。上课了,最初也像是赶集回来大家有很多话要说的样子。

一学期过去了,他的班变了。期末复习中的一次素质检测,我在他们班监考。学生都非常守纪律,这个时候的监考老师得以静下心来,细心观察教室里的一切。

一、班级图书角里的信息

图书角,在教室的东南角上。上面有几个彩色的大字,是电脑打印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面有个电脑桌,上面摆放着几十本同学们捐献的图书,每本图书都用标签标注着捐献者的名字。

我兼管学校图书室,对于图书角格外敏感。我翻看着一本本同学们捐献的书,看着书签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虽说是捐书,但是每本图书上都带着一个孩子和所在的家庭读书的状况。

现在学校功课紧张,放学后作业也相对较多,有的同学还要上各种辅导班或者特长班,真正看书的时间并不多。

看书的时间多少是一回事,有没有抽空阅读的理念是一回事。用心看书三五分钟,胜似应付性看书半个小时。好书和好的读书人,就如同新鲜空气一样稀缺,只要有足够的汲取和过滤能力同样可以丰富。

二、教室里生机盎然的绿植

十来盆绿色植物,被摆在教室外走廊的墙边,仿佛一道绚烂的绿色植物墙。

“这么好看,以前怎么没有看到?”我不禁脱口攒道。

“摆在教室窗台上的,我怕考试时把它碰到了,就统一搬出来了。”王老师平淡的介绍着。我每周都要给这个班上三节课,居然没有发现教室里摆着这样有观赏价值的绿植。

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些好看的绿植一定在默默的改变的着孩子们的心境,我常常说让孩子们心灵的镜头对准生活中的真善美。王老师用着这些绿植,与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爱护一起,慢慢地改变着这些孩子们。

监考的空隙,蒙蒙和一个同学去办公室问王老师买什么样的冰糕。让我想到王老师奖励孩子们棒棒糖的故事,这些别的老师不注意的小事,成了王老师让孩子们把班级体当成家的“法宝”。

三、黑板一侧的“每日十则”

看着黑板前面的“每日十则”,猛然想起上学期开学初的情景。

晨读时间,我都是提前二分钟赶到。教室里乱哄哄的,我正想怎样管理这些学生。王老师从后门进来:“宁宁,领读每日十则,看看自己做到了没有“。

乱哄哄的教师瞬间静了下来,接下来是响亮的童声诵读。这些细则,不就是自己要给同学讲的话吗?不过此时是由学生嘴里读出,更有一种自我教育管理的氛围。

在仔细看,这十则是用彩笔写成的,一定是班里的一个同学写的。涵涵是班里的财务管家,不可能是他。对了肯定是蒙蒙,每次黑板报都出自他的手笔。不可能是林林,林林是分书跑腿的行家里手。

这张每日十则,张贴在这里快一年了。这上面的话语,已经深深的成了班集体的共识。虽然有的同学会触犯这些规则,但是是非分明知错就改有章可循。

再看教室北面墙壁上,中间是《世界政区地图》《中国政区地图》引起我注意,还有“我们是优胜小组”的几张荣获优胜小组的组员们的开心照,更有“进步明星”照和“学习明星”照。这几天被我写进博客里的钺钺,就是两位进步之星中的一位。

四、同学对加分的敏感,我不懂

一开学,王老师告诉我,可以用加分的方法激励学生。这对于我而言,无异于一个法宝。因为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太难调动了。

好在我有个“自信自律助人”课堂文化体系,只要用加减分的方式将我的这个文化自律贯彻下去就好了。

一说到要给学生加分,同学们就说只是给小组加分还是也给小组加分。我不知道里面的就里,就说个人加分都带到各个小组里面。

有人为分而动,我就可以掌握主动权。至于王老师是怎么调动他的学生们,更加关注这个分数我就不得而知。

起初,我看到有同学为增加自己小组的分数,主动到我办公室问题。因为每问一个题,就可以给自己和所在小组加一分。一开始,我觉得是搞形式,慢慢发现学生就在这种加分中提升了养成好习惯能力。

我用这个加分,在课堂上评选助人之星自律之星和学习之星等等,虽然每次加分我都有遗憾,但是它确实推动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开展。看到这个学习过程分,促进着我与学生共同成长,我心里就涌起一种感激之情。

加分,学生为什么对此敏感。我真的说不清楚,恐怕任何一个学生老师也说不清楚。但是它就像是师生互动的一个润滑剂,让课堂教学和课下教育活动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