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2:对话哈佛教授,共抵幸福彼岸
(2016-05-26 17:03:04)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
NO142:对话哈佛教授,共抵幸福彼岸
(此文摘参考并引用了龙仕林博客的部分内容)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了以下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
解读12中思维方式,借鉴中外经典文化,共抵幸福彼岸。()内部分是笔者解读内容,希望就教同仁
1.不断问自己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的门,然后,值得你信仰的东西就会显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在《楞严经》中阿难堕入摩登伽女之难,佛陀将两人请到自己麾下,启迪阿难,度脱摩登伽女,就是用询问的方式,让他们幡然醒悟,达到看破放下,找到值得自己真正追求和信仰的东西,最后得到解脱。)
2.相信自己。怎么做到?通过每一次解决问题、接受挑战,通过视觉想像告诉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孔子所言:“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包含着同样的意蕴。有N个理由被打败,我们有N+1个理由相信自己战胜困难挫折。)
3.学会接受失败,否则你永远不会成长。
(正视自己不是万能的,才能有真正谦卑和包容的情怀,才能让自身潜能和合作的精神得到增长和发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孔子洗尽铅华后的经验之谈。)
4.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而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这是正视自己的一种标志,只有这样才能沿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台阶不断提升自己。)
5.允许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明白是迷途中的众生,才能更增添开悟进取的动力。)
6.记录生活可以帮到你。
(记录中,更加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扬长避短如同中医的扶正祛邪,才能保证自己身心健康通往幸福之路。)
7.积极思考遇到的一切问题,学会感激。感激能带给人类最单纯的快乐。
(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拥有大智慧的表现。一个感恩的人,懂得敬畏大自然团队和一切值得感激的人和事情,这是他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
8.简化生活。贵精不贵多。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学会说“no”。
(中国有句话,叫“舍得”。有舍才有得,便是真谛。只有舍去那些羁绊我们前行的贪嗔痴满分别执着妄想,我们才能真正轻装上阵,看到自己生命中更加精彩的部分。)
9.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为幸福长久的亲密关系付出努力。
(懂得亲近给我们带来正知正行正能量的一切,远离一切负面的东西,幸福的大门才能真正向我们敞开。)
10.充分休息和运动。
(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所。健康的身心,也是承载幸福必不可缺的家园。)
11.做事有三个层次:工作、事业、使命。找到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我们为了生存和生活,不能不工作和做事情,仅仅如此我们只能保证自己活着。要让自己真正幸福,就要懂得自己的使命——那种超越了身份地位权利金钱名誉等等的一种必须践行的所在——由它永驻我们的心头并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支柱,我们任何时候都是幸福的。)
12.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诚实的父母。
(幸福不是被交换的,也不是被付出的,而是当你真正拥有的时候并足够强大的时候,别人才能从能的身心中收到启发教育感悟,借鉴你的幸福之路,从而踏上追寻幸福的旅程。幸福是让你学会给自己正确定位并调整自己言行心态的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才真正拥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