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吾言之吾心
吾言之吾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069
  • 关注人气:4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41:力所能及,“多管闲事”也快乐

(2016-05-25 10:20:50)
分类: 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博文

NO141:力所能及,“多管闲事”也快乐

有句话说的好,“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

有时太过身心疲惫。有些事情也就见怪不怪,高高挂起熟视无睹。仔细一想,这样做的结果是自己轻松了,但是常常受到良心的谴责。

每个老师和学生都不是万能的,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了解和帮助每个人,即使顶着“多管闲事”的恶名,也有不少美美的收获。

一、    “重新设计作业”,不怕多此一举

同备课组的王老师,上学期末告诉我,自己想下学期不用《地理填充图册》,自己重新设计一套作业题。原因是,上面的一些题不好用。

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填充图册上的题,有三分之一是学生不能独立完成的。虽然从总体上讲,这样的作业设置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让学生写作业时常常有一种挫败感,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残酷的。

为了不让这些内心脆弱的孩子在这门功课中垮下去,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理念和口号激励自己和同学们:“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抛弃不放弃,相信自己我能行。”

我告诉王老师:“这个想法很好,我也有同感。但是地理作业设置,需要有相应的地图,我们自己设计的作业在印制的时候地理没有配套教材中的清楚。不过这个想法很好,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个性化创新。”

新学期,《地理填充图册》和《同步训练》有了些可喜的改观。我们也就把这件事情放下了,我想王老师也就松口气了。

期末复习前的一个多月,王老师说自己设计了整个六年级地理下册的复习作业,让我看看提意见。王老师的认真,我是领教过的。就主动担任了去印制的任务,并深深的敬佩王老师的敬业和设计作业质量之高。

以前,我还为复习没抓没捞的感到心虚,王老师的作业设置让我一块石头落地了。

二、陪伴中,更有贴心的交流

看着晨读时间三楼走廊了补写作业的同学,我产生一种冲动,就是上去“陪陪”他们。

这是其他老师上晨读时,要求他们出来补写作业的。站出来,也是以示惩戒。我上去陪他们,也是“多管闲事”,一个声音在心底这样说。

可是我也清楚的知道,如果有个老师温馨高质量的陪伴,对这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更有帮助。

当然不能让同学们或其他老师产生反感或者有别的看法,通过上次的“管闲事”,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做到这一点的。

上次陪伴他们的情形又浮现在眼前:

迪迪停住不写,我说:“怎么不写呢?”

“写了也不会。”

“哪个同学是一开始就会的?那些会了的同学是不是都写过啊?甚至他们抄写的比我们还多?”

小迪微微点头。

我接着说:“将来,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我们不会的东西。不会的时候,我们要学着说,学着做,甚至是更多遍的这样坚持下去,你想想是不是这回事?”

小迪和他的同学认真听着。

“所以,我们今天要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养成一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抛弃不放弃的习惯,养成一种每天每时每刻进步一点点的习惯。”我知道让落下功课的同学一下子赶上去,是不现实。不现实的要求和期待,都缺乏诚意,在教育中是有害的。

小迪和小前开始写起来。

这么大的男孩,都有懒散的习惯,也都是顺毛驴,都喜欢听好话。给他们留足了面子,给他们讲明白了道理,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情感情绪得到理解和认可,他都会给你一个相应的回报——这也许是一种男孩子讲义气的基因在起作用吧。

三、陪伴后,有意外的收获

记得小迪在课堂上是不写作业的。我曾经非常生气,说:“老师没有把调动小迪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走廊里与小迪的交流,比较交心。没有上次的功利性目的,为了给自己考个好成绩。这次是其他老师的作业,我是通过与小迪交流,让他正确对待写作业这件事情,不能因为学不会,放弃写作业等的努力。

接下来那一天有节地理课,小迪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举手,而且回答的很好。课堂上小迪得到了我的表扬,这也是那一天我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事后,我曾经与同办公室的张老师分析这种状况。

在我的地理课上,我曾经给小迪降低作业量和难度,即给小迪制定一个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来激发小迪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小迪放弃了。

后来的这节课上,我没有特意鼓励小迪,他却有出色的表现。

确实有些“有心栽花化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意思,有时教学活动中功利性太强了,往往导致学生的反感。

有时,我这样反思:教学互动中,看到学生不够积极主动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的心态意识中也有或者可能有应付的成分呢?

如果有,就不是老是在学生身上找原因!

四、督促完成作业,更是一种关爱

王老师设计的作业,都在一张A4纸上,每天或者隔天发一张。课代表做得较好,及时把两次作业中的一次收上来让我看。

令我感到开心的是,小程说:“老师,我们检查了作业,没有完成作业的,我让他们站到外面走廊补上了。”

“奥,的确了不起。”我不禁脱口赞道。这是我没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小迪小前等五六个同学,就是在我的课堂上也是不写作业的。

课代表小程和他的同学,就是替老师和同学“多管闲事”。这样的老师助手,怎么不让老师感到异常兴奋呢?

我想到了自己前期策划并完成的各种教师助手(授课助手、督促助手、鼓励助手,教辅助手等) 评选活动,想到了给小组加减分的“威力”。是啊,有些学生不畏惧老师,却更怕小伙伴们,或者是惧怕小伙伴们集体的力量。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常常借助集体的力量。

如何调动这种学生个人和群体的力量,让他们参与到这种“多管闲事”的活动或者氛围中来,也是自己需要努力的。我提出的“自信自律助人”的课训,其中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

我看着小程们及时收缴上来的作业,认真批阅并分析着。

我看到了其中学生掌握不好的和掌握较好的地方,普遍的一点就是学生比较粗心。实际上,我也是常常粗心,这是一个传染性极强的浮躁病。只有自己和学生一起努力,没有必要苛责学生或自己,只有内心真正具有更大定力了这种状况才会真正好转。

通过作业,我也看到一个好现象,几乎没有抄写作业的。因为我在上面看不出雷同的地方来。如果仅仅是抄写答案,这样的地理作业就作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