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29:我的“紧箍咒”:自信自律助人功过格
(2016-05-11 17:47:41)分类: 学生成长故事 |
NO129:我的“紧箍咒”:自信自律助人功过格
《西游记》中唐僧滥用紧箍咒的时候,也是师徒离心妖魔鬼怪乘虚而入的时候。
教育中的一些约束管理力量,不能滥用。它不仅成为一种管理力量,更要成为一种激励学生成长的力量。
一、被疏忽了的高原湖泊
让学生将心灵的镜头对准生活中的真善美,自己却将心灵的镜头对准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假丑恶。这样的父母和老师,心灵瞬间老化,同时伴随的还有身体上极度的劳累和疲惫。
其实让自己疲惫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把孩子成长的劣根性说成优点,那是自欺欺人。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走的弯路看成不可逾越的陷阱,也是杞人忧天。
就拿林林来说吧,就像是一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不让自己挠头就是万幸。一次课下与同学争辩,猛然一拍桌子如同炸雷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幸亏班主任管理班集体有经验,才不让“大闹天宫”成为事实。
偏偏一节课上,我在讲到美国西部地形区时,林林举起手来。我说:“请林林起来表述。”
“老师,在这些高原上有湖泊……”林林顺便说出了湖泊的名字。
“林林同学看图认真细心,值得表扬。因为不是重要湖泊,不需要识记,可以在观察的时候忽略。”我急中生智,这样应对林林的“发现”。
课下,我有结跏趺坐禅修的习惯。
一个声音提醒我,我这样做对于林林对于课堂教学不够尊重。青藏高原,就是因为河湖众多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的,林林对湖泊的发现,应该受到表扬而不是一概而论“没有意义”。
下一节地理课上,我抽一个合适的机会表扬了林林同学,而且对于这个地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进行了重点讲述——由于这个地区降水较少发展畜牧业,只是在有水的地区发展灌溉农业,这有水的地区就是有河流水和湖泊水的地方。
十数次的地理教学,都讲到美国的这个农业区带,这个只是点却被我忽略了的。在教学中,不仅仅老师帮助顽皮的学生降妖除魔,同样学生也帮着老师降妖除魔。
二、顽皮而柔弱的心灵
“小成,是一个奇葩!”作为同学的小源这样评价小成。
小源是个按部就班的同学,是男孩中具有内涵而不张扬的一个。
小源的安分和小成的言行的不羁,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成,就是上课后好说好动的那个。
人长得矮小而柔弱,却有着一颗不愿意安分的心。不安分的心思,几乎都与学习无关。于是他要说一些自己也不知道什么的话,让同学当他的听众。
这种现象对课堂产生严重干扰,其后果是毁灭性的。
小成和林林常常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的人,也是常常要找一个对手听自己在课堂上聊天的人。
一节课上,不愿学习的林林和小成,只要有一个同学做些“故事”,我的就要付出一小半或者一大半精力在他们身上。如果两人联动,我的课堂就要处于“瘫痪”状态。
也正是他们的“不安分”,启动了我的“自信自律助人功过格”的出台和实施。这功过格,确实像如来佛祖赐予我这个“唐僧”的“紧箍咒”。虽然我也被这咒语约束,却让两个“人精”安分了不少。
一次,我向小成亮出了“黄牌警告”。小成脸上挂不住了,“老师能不用黄牌警告吗?”。小成的情态,让我想到了孙悟空“师傅,莫念莫念。”我说:“只要这节课有好的突出表现,这个黄牌警告可以撤销。”
小成、林林,为了拿到自己的奖励分,每节课前都要主动关好门提问和回答问题也变得较为积极。其他的同学,也见样学样。顽皮可爱,让我想到《西游记》中敢爱敢恨的孙悟空。
过去他们在课堂上随便起来,我的警告是无效的。这功过格上的加分减分,竟然有这样大的魅力。
我常常反思这种教育现象,总结起来就是这个紧箍咒里的秘诀就是:有老师和同学共同遵守的细则,有对于同学身上优点的及时表扬肯定有对缺点不足的及时的批评教正,有师生相互监督相互帮助激励的情谊。
附:自信自律助人功过格
作者:赵成峰
邮编:25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