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28:孔子“无可无不可”给我们的启示

(2016-05-09 21:13:36)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无可无不可”,出自《论语•微子》,孔子语。

原文: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柳下惠、少连。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生前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去世后,叔齐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也不愿做国君而逃避。

后来,两人听说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投周。文王仙逝,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俩以为诸侯伐君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

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感到不齿,于是誓死不做周德臣民,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以吃野果为生。

柳下惠,三次做士师(公检法方面的长官),因为耿直诚实,三次被把持朝政的臧文仲除名。柳下惠的耿介诚实,不仅在鲁国很有名,而且齐国的国君也将其作为可以信赖的朋友。有这样个故事,齐国国君想鲁君所要传世宝鼎。鲁君舍不得,想以假乱真。齐君讲了,只有柳下惠说是真鼎,我们才会相信。对于柳下惠的诚信,可见一斑。

柳下惠富有谋略,曾经借助弟弟的口,平息了鲁国即将面临的兵祸。故事是这样的:齐孝公伐鲁。鲁僖公派遣柳下惠的弟弟展喜去慰劳士兵,以便迎战。柳下惠得知,向展喜授以方略,让他到齐营去见齐孝公。通过会晤,齐孝公自知理亏主动撤兵。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柳下惠成功的谏阻了臧文仲祭祀海鸟“爰居”。柳下惠理直气壮的指出,祭祀时国家的大事,值得祭祀的只有对国家和人民有巨大功劳的人和事物,比如黄帝、尧舜禹、天地、五谷、山川社稷等。 “爰居”的到来,只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海鸟迁栖现象。祭祀“爰居”,不仅是对于祭祀这种神圣事体的亵渎,而且让人们看到执政者是如何的愚蠢和荒谬。臧文仲,有鉴于柳下惠有理有据的劝谏,最终还是取消了这次堂而皇之的祭祀。

虞仲,周文王姬昌的二祖父。与其大哥泰伯,体贴父亲古公檀父之意,主动避位。从渭水之滨,主动迁往今天的无锡常熟一带,断发文身,与民同耕。后来,泰伯,被推举为吴国的第一任国君,泰伯去世后没有孩子,虞仲继位。

可以看到,孔子在自己人生发展的道路上,对于古圣先贤不是盲目迷信。在广泛的了解这些名人成长历程的同时,不走别人的路,不重复过去的路,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社会担当,创造性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对于处于成长路上的我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孔子说过与之大同小异的话,就是“君子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上比!”

现在我们在学校里,都提倡读名人传记。从名人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大是大非上的正确抉择,让我们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一种精神的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于他们的具体的行为和做法,我们没有必要去照搬照抄而践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