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2:教育功过格,让我心怀敬畏
(2016-04-15 14:55:31)分类: 学生成长故事 |
NO102:教育功过格,让我心怀敬畏
功过格试行已经第三次了,我每次课后,都认真翻看并记录加分减分的记录,课堂教学活动中这些让我特别关注的地方,被一次次反复地在我大脑中呈现。
或许有疏漏的地方,或许有灯下黑。
这一些记录和批评时的状况,足以让我警戒。
教育没有小事。
一、门窗和投影
春天,我们这里风大,窗户和门敞开着,常常被大风忽然刮动敞开着的门,咣的一生让师生心声惊惧。
成成主动的关好了后面的窗,又关好的后面的门和前面的门。这个常常管不住自己嘴的孩子,竟然是这样心细。
上节课,就是他——我在他身上扣了1分,是他向同学伸出使绊的腿。我对他提出希望,就是帮老师将这1分找回来,他默默地点头。
也在同时,小正主动到前面来拾掇投影。
以前,我都是要站在讲台上说:“请助手同学帮助打开投影。”
我猛然想起,上节课曾经说过,让小正和浩浩给同学们订正答案。
小正是个有些腼腆的男孩,主动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不多。他的主动,让我感受到功过格使用的力量。
二、小小的粉笔头
有时,走上讲台。黑板前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粉笔头会让人心里不是滋味,不是什么大事,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是一个容易疏忽的细节,养成随手捡拾地上垃圾的我,很自然的把粉笔头规整好,放到抽屉洞里。
小尧走过了,手里举着一个粉笔头,向我展示式的放到抽屉洞里。
我翻看功过格记录,没有加分的只有六七个同学,小尧就是其中的一个。
功过格重在引导,引导就是要让同学看到身边同学身上的真善美,更要发掘自身的真善美,让自信自律助人从身边小事做起。
给小尧的加分,小城提出异议,说:“这是小尧应该干的。”
我肯定小城的观点,告诉同学们:“功过格就是让每个人把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干好,让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接下来,我充满深情的说:“我们班至今没有加分的还有一个老师同学们都很敬重的同学,就是宁宁。他曾经是出色的教师助手,在学习纪律助人等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还有几位同学,没有得到加分不是说明他们不优秀。”我看到宁宁有些振奋,振奋的还有其他几个没有加分的同学。
“加分是手段,让每个同学做最真善的自己才是目的。”我趁势这样说。
三、浩浩统一答案
正正向前,浩浩也动身。正正犹豫,我发觉自己的指令不明。
浩浩上来了,一边调整投影一边展示试卷上的内容,比我在行。我成了一个配角,招呼学生集中注意力。
也是这个浩浩,因为一次失误与满分无缘。
看到浩浩粗狂的书写,我想到了上次他的疏忽。他的疏忽,不是不用心,而是细节养成上的问题。
我作为一个观众,也更清楚地看到了他的问题。
“集中精力,珍惜同学情谊。”这样的话,也从我嘴里很顺溜的说出来,我真的有些敬畏我自己心中的那份灵感。
让同学在一节课上统一两份试卷,我自己没有做过,浩浩就这样完成了。
小敏举手了,上两节课小敏都是我表扬和加分的对象。
“请小敏同学起来说。”我这样对小敏说,也是提醒同学们。
“他漏下了一个题。”小敏说。
“奥,是的。有个题忘记做了,是“在图上标注欧洲和非洲”。
“老师,这是你的卷子。”浩浩在旁边提醒我。
“老师出错了,给自己扣两分,给小敏加两分。老师平时提醒同学们要静下心来,要细心,就是老师一不小心就出现失误。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反面典型,希望同学们要引以为戒。”没想到被扣分的是我自己。
四、分析总结检查
每张素质检测练习,都有同学们在统一答案后写出分析:
1、
2、
分析的过程,就是把这些曾经出错的,现在改正的地方,再次温习巩固,能达到熟悉乃至举一反三的目的,并能尽量避免以后不出现类似的失误。
给自己卷面一个总体评价,或A或B或C,并写出今后的努力目标。
《地理填充图册》,已经检查好的,恭敬的交到小组长那里。
小组长习惯性的开始检查,我看到那种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到心痛。谁都知道现在是复习最紧张的时候,不少的同学做各种各样的作业练习题已经有些迷糊了。
虽然有些不完成作业的依然清闲,但是多数认真学习的同学身上的担子都沉甸甸的。
好习惯就是要坚持,助人为乐的精神不能丢。如果我们的勤奋学习只是为了一个好的文化课成绩的话,我们就是对于做人教育的一种亵渎。
我悄悄的在最用功的课代表名字下面加了两分,我想同学们会同意的。
这是我觉得自己和同学们心是相通的,我感到了一种从教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觉得当我对功过格心怀敬畏的时候,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吧。
走出教室,林林站在走廊里。手里拿着一本地理书,打开着,看着地理上的图片。
我真的感觉心痛——课堂上,我通过同学了解到林林因为与同学打架被罚站。
“怎么了?”我这样问的时候,喉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似的。
林林只是摇头。
“你身上有很多优点,但是只有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每个人都是在改正错误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祝你进步。”我几乎要哭了。
但是我知道林林是该反省了,不知道他能不能走出自己心灵的那片沼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