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69:让生命回归本真

(2016-03-20 20:16:29)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69:让生命回归本真

汲汲于富贵,孔子从不掩饰自己对富贵的向往和追求。“邦有道,谷。”就是邦国有道时,一个有能为的人,应该努力去获取自己赢得的名利。

晚年孔子,对于周易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的精力。“朝闻道,夕死可矣。”

如果说壮年的孔子追求的是生命如夏花灿烂的话,晚年更欣赏生命之静美。

从《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中,可见一斑。

一、让弟子们吐露心声

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

曾皙摆弄着瑟乐,一种非常祥和的气氛。虽然曾皙的瑟乐,无法与韶乐相比,但是师徒从中同样感悟着宇宙人生的大道理。

我想到德国研究生或博士生导师的故事,每逢学生要毕业答辩的时候,总是让自己叼着烟斗,也让学生同样叼着烟斗。没有着急的提问,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让时间静静的流淌,同样静静流动的还有学生的思维。

“静水流深”,正是这种幽静,让沉浸其中的思维和接下来的对话变得深刻精致。

“不要因为我年长而拘束,如果有国君赏识你们,你们希望能做些什么呢?”音乐声中,和蔼的询问大家。

大概也没有指定谁先说,一切自由。

第一个站起来的发言的是子路,他希望掌管千乘之国的军队,即使在外敌入侵,遇上饥荒之年,他也会让人们无所畏惧,并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咧嘴笑了。子路真的敢说,恐怕做到很难啊。

冉有说,我可以让人民衣食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天下,我做不到。

公西华说,我只能做一个祭祀宗庙、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时掌管礼仪的官员而已。

事实证明,孔子这几个弟子的愿望,后来基本实现了。只是子路卷入了卫国父子争位的政治漩涡中,不知进退,最终死于非命。

从中我们看到,自己只要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稀缺资源”,就不难得到重用。

另外,孔子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能与各个国家的国君或者执政大臣之间对话交流。这些人,常常主动询问孔子弟子们的情况,他们需要从这里获取自己需要的人才资源

可见,孔子当时实现了教学资源开发、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等一条龙式的教育服务。

二、孔子为曾皙点赞

也许是曾皙最年长,也许他承担着为大家弹奏瑟乐的任务。他最后一个发言,他的理想不仅让孔子点赞,而且我也是心向往之的。

“跪坐着”,我现在也常常这样。不是在回归一种传统文化,实在是这种方式对于我的身心都有着很好的教益。中国人现在已经很少这样坐着了,韩国和日本在重要的场合还是实行跪坐。

弹奏瑟乐。在孔子与弟子谈心的时候,看来这瑟乐也很得孔子的赞同。

因为子路曾经在孔子门口弹奏瑟乐,被孔子批评。瑟乐中展示的不仅是一种音乐美,更主要的同时反映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用音乐交流,更能展示道德修养的博大和崇高。

音乐是一种跨越了国界的语言,是文化精英和道德高尚者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些修养高的人,看修养层次低的,则是居高临下一目了然。

“暮春,春服既成,弱冠四五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是一个怎样尽善尽美的境界呢?

草长莺飞的季节,与几个年轻人几个童子一起,接受沂水的洗礼,在舞雩台上沐浴春风厚植美德,在喜悦和歌声中找到心灵的真正归宿。

年长者,年轻人,童子,俨然是道德长跑的接力者。只有代代相传,这样优秀道德文化之花,才会让其中的高贵达到一种极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