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70:孩子们,离我很远也很近

(2016-03-21 14:17:15)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NO70:孩子们,离我很远也很近

上周,我所任课的初一的学生去了基地。一松懈下来,也变得无所事事。实际上,学生们真的走远了吗?没有。只是我把与学生交流的那扇心门,暂时的关闭了。

我很累,我坚持写博,努力的在看透自己,努力的让自己从困惑迷茫中走出了。有时想得头疼,只要有意义,一切都值得。

孩子们到基地,也是一种提升。远离父母对于集体生活的适应,参加一些挑战自己的拓展训练。现在的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太少了。聊胜于无的实践,变成了一种令人神往的所在。

我参加叙事者,也是一种拓展训练,也是参加一种教育的大研讨。这里有着一线教育者的声音,不是专家的,也不是那些各种专业媒体上的,是最草根的教师的平凡的劳作的声音。

我厌倦了看那些报刊上的文章,每种报刊都有一个模式。就像现在的优质课评选,那些模式课让我感到无味。就像是作秀,就像回到家里,家里人把你当成客人。

我翻看着学生的作业,看到那些成熟和稚嫩交织在一起的作业,感到亲切。本来觉得没什么讲了,看了作业有了差距,也就有了老师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的必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生成长中的需要,诞生了老师这个职业,让老师的一切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等等有了价值和意义。所以学生的心田,就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我在撰写文章,没有一刻离开过这片沃土。

即使有离开,那也是去检修我耕耘这片沃土的犁铧,或者去培植播种在这片沃土上的种子,或者酝酿如何耕耘播种除草施肥。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像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假如有一天,本该播种庄稼的土地,都要建上厂房,那么农民就该失业了。

每个学生,都是一棵绿色植物。不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也有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历上的流水线,但是如同一株植物的成长也经过春夏秋冬一样,但这不是流水线。

一件流水线上的产品,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一刻,就一定铸就了自己质量水平的高低。而一个孩子,不管是经历了那个学历阶段,都只是在人生的一条新的起跑线上,脚下的路正长,更富有挑战性更具有意义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学校,只是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成熟的摇篮。教师,就是伴随孩子学会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是陪伴学生形成最初的人生观社会观和生命观价值的人。

其实,在今天这个学习的世纪,教师面对学生只不过是一个学习的首席。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学问如此巨大的夫子,执教一生,晚年仍然把自己作为一个学生。

“我非博学者,一以贯之者也。”夫子自道。为了让自己的教育随笔,时刻扎根学生心田这片沃土,叙事者群体突出叙事教育这个主题。就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本,犁铧种子和农民与脚下的土地就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去基地实践的学生回来了,我感到非常的亲切,看到向我打招呼的学生也是多了一份亲切。实际上,师生之间没有间断的时候,只是心门有暂时关闭的时候。

“可与共学,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不可与立;可与立,不可与权。”看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道,学会自立,学会正确灵活处理遇到的问题和事情,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让在各方面比较差的学生看到自己优点并发扬光大;让在各方面发展比较优秀的同学找到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就是教育的宗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