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重女性真孔子,溯本探源同辨析

(2016-03-08 15:10:42)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敬重女性真孔子,溯本探源同辨析

——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说起。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201638日,妇女节。

 “唯女子与小人最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把其中的“女子”解释成今天的“女子”,显然是对孔子本意的一种误解。

“女”乃“汝”也。

《论语》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即孔子对于他那个时代之前的数千年优秀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人类文明的圭臬。要真正读懂,就要深入下去,回归历史本源。

一、早有人阐述

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正名。其中“女”不是“女子”的意思,而是“汝”的通假字。

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孔子研究院指导下于20059月出版的《论语新译》一书,对此有全面考证,发现《论语》中收入孔子所说18字都是通假字,通意为,都是代词,不是名词,指代说话者的另一方。

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观点,文中的“女”应该是代词,是指代孔子弟子子贡等人的。

这句话,是孔子批评子贡等弟子,说:你们像那些没有修养的小人一样难以教育,给你们说简单容易做到的你们就不谦逊,说高深的就心生抱怨。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怨天尤人的颜回的加入才让孔子文化团队的学习风气有了很大改观。

因为在孔子看了,弟子们老是关注别人缺点并背后议论的毛病是非常有害的。他曾经批评子贡背后议论别人,说子贡啊,你就没有缺点了,还有空指责别人,像我就没有你那样的闲工夫。言外之意,就是我作为你们的老师,还要整天关注并修正自己的缺点儿自顾不暇。

孔子没有接收过女弟子,虽然弟子三千,他怎么会说女子难以教养呢?提倡“木讷近仁”的孔子,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自己的女儿是主要由妻子照看抚养的,他怎么会随便说三道四呢?

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和侄女同样看成掌上明珠,嫁给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女儿嫁给了公冶长,侄女嫁给了南宫括(即南容)。

二、《诗经》中见端倪

《诗经》开头部分是《周南》和《召南》,也是孔子让儿子和弟子们必须背过的。我们从这两组诗歌中,就可见孔子对于女子的敬重非同一般。

一、这种尊重和赞美。如《关雎》中的“君子好逑”“钟鼓乐之”。

二、对于女子品德的赞美:体现在《桃之夭夭》中的“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三、赞美那种令人难忘的爱的魅力。对不能相爱,而无法放下的女子的眷恋之情,体现在《汉之广》中——“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的三次反复咏叹,让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种爱的挽歌。

女子的代言人:

1、体现在《采蘩》《采蘋》,表达王侯夫人和妙龄少女参与祭祀这样的崇高的事情,犹如现代版的巾帼不让须眉。

2、《摽有梅》,则是一首古朴的情歌。让人仿佛看到一个活泼能干的刘三姐,唱着让人喜闻乐见的情感,召唤着自己的心上人。

3、《江有汜》,则是一个忠贞女子对于背叛自己丈夫的警告,也展示了一个女子的自信和自强精神。

4、《野有死麕》,则是展示了男女之间那种最质朴美好的两相愉悦的情感。

5、《行露》,则表现了一个女子的坚贞不屈和大无畏的精神。

6、《芣苡》和《卷耳》,则表现了女子在家操劳的艰辛和思念夫君的双重压力。

三、孔子阅历佐证

孔子幼年丧父,是母亲含辛茹苦的将他养大,自然对于像母亲一样的女性充满着感激和尊敬之情。

孔子成家后,常年在外,照顾家庭抚养子女的重担都落在妻子身上。妻子的辛勤付出,让孔子也是心怀感念。

孔子不仅赞美尊重女子,更尊重其身上的崇高美德。我们知道《诗经》中一首诗《硕人》,其中历史人物故事不会被人有太多关注,但是那句赞美女子美貌的诗句却是历久不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孔子曾经与子夏有段对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时时刻刻不忘自己推崇的仁德境界。我们今天很多爱美的女士,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气质美”,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在美”。

如果孔子再次编纂《诗经》,一定会让那些被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浸润的女子保留更多的篇章。

他的母亲和妻子,正是这样的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