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7:在线作业与教学相长
(2016-02-10 19:18:06)分类: 学生成长故事 |
N17:峰声谁启,《礼记·学记》之一
在线作业与教学相长
一、“在线作业”优势
“在线作业”的一个优势,是图文并茂,学生3-5分钟即可完成作业,提交同时知道正确答案和自己的正确率。
这种作业,对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有优势。
对于学生,及时知道答案,如同做个“闯关”游戏,既可以巩固知识,又能对出错的问题,及时学习温习。据笔者检测,学生通过这种“闯关”练习,对于学习内容掌握率提高近10%。
平时我们常常听老师将,这部分内容学过了,但是学生掌握的怎么样还没有检查。明天检查:或抽查,或课堂提问,或课前检测。这样做,不耗费大量时间,检查和教师对检查结果分析调整教学方案都比较粗放。
浏览线上作业,因为时间比较充裕。笔者不仅会分析出错的问题,还会结合学生的个人因素分析教学中的得失,从而拿出一个让师生都觉得比较切实可行的补救方案。这有点像一对一的提问和辅导,所以说线上作业,相当于又给学生又请了一个专职一对一的辅导老师。
我使用线上作业近两个月,学生的期末成绩大概平均提高十分左右。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我对于课堂教学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二、在线作业内容和注意事项
笔者,就以地理学科的线上作业为例,谈谈设计专项训练题(或叫测试题)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4、考察学生细心审题能力,考察学生答题规范状况。
5、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有学生不感兴趣却是必须要学会的。
6、15个左右的选择题或者判断题。充分利用学生3-5分钟的集中注意力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7、通过评选进步之星、学习标兵和优胜者活动,以及教师励志评语,让家长和学生受到激励,找到努力的方向。(线上作业时,一般家长都陪伴在学生身边,可以及时知道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有的家长会参与辅导,并且在线上向老师提问。)
这样的训练题或者说叫做测试题,如中医的“望闻问切”,接下来“开方抓药”,下节课教师的教学方案和精讲点拨更有的放矢。
三、判断失误,时常有
记得一次试卷分析,我找出了所有中等难度题、难题和基础题。就是为学生订正并分析试卷后分层达标,奠定基础。
结果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况出现了: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拿着试卷找我,难题全做对了,不太难的题目出错不少。
事后笔者这样分析,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知识智能结构不同。难易点,在每个同学身上的呈现就多姿多彩。
这样我结合线上作业和课堂表现,逐一给每个学生建立地理学习状态档案。当然,我会把这些工作,放到集体备课中,或放到自己平时喜爱撰写的教育随笔中。这样每学期提交教育随笔的时候,我就从自己的博客中找出相关的文章即可。
有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全面了解,拟定线上作业和进行课堂教学就胸有成竹。虽然需要做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但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
四、耐心,会看到昙花一现
我们不否认,同学中中学习能力和状态差异很大。笔者所教的两个班里,就有这样的学生。智力没有问题,但是学习就是非常不在状态。就是当面辅导,这样的学生也回答不上你所讲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只好“冷处理”。对他们抱有希望,但不能期望他们在课堂上能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只要有极易容易回答的问题且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让他们回答,希望他们有朝一日能赶上来。及时他们答不上来,也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你能行!”
这是我从自己学习太极拳的体验中学到的。师兄弟们学习拳架子,一两遍就可以,我则是前前后后要七遍。教我太极拳的老师总是耐心辅导而且鼓励我,现在我对于太极拳总有所得了。扪心自问,我怎么能再对对学生大呼小叫了,真正高境界的人是有本事没脾气的。
课堂上,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保护空气空气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做?”书上没有答案,属于考察同学们综合素质的。
这时,地理考试中常常考20分左右的一个同学举手了,而且是唯一一个举手的同学。
“1、出行尽量乘坐公交车。2、使用洁净能源。3、植树造林。”
我说:“这个同学回答全部正确,满分。”
我高兴,同学们由衷热烈鼓掌。这个同学有些激动,声音都变得有些哆嗦了。
每个学生有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会在成长过程中在我们面前展现“百变大咖”形象。如果不及时捕捉到学生成长中的脉搏,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及时调整,自己就真的“OUT”了。
因此我的“在线作业”,就成了我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五、助手需培训,“我做主讲”谱新篇
“自信自律助人”,就是我的文化法宝;“线上作业”,就是我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参考数据之一。及时与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联系,小组互助竞争奖励积分制度、争做“教师助手”活动,就是我的一些“秘密武器”。
为了让学生助人素养的提升,我不仅在课堂上渗透相关的文化理念和知识技能,还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精心备课,采用独立主讲和两个人合作的方式站到讲台上给同学“授课”。
这样一天终于到来了。
准备好的同学们,在课堂上跃跃欲试。“老师可以开始了吗?”几个异口同声,伴随着是攒动的脑袋和身子。老师说过的话,就要对象,何况这是我们一学期来“助人素养”的一次大展示呢?
我坐在学生座位上,认真的观摩学生授课,看他们引领同学复习而且不时提问大家。在授课的同时,学生的机智风趣也体现出来。在讲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时,介绍图片人物时,主讲同学顺口说出白种人图片人物名称“贝克汉姆”,这样活泼的授课是我这个“老头子”所忽略的。
我也看到学生授课中的弱点,比如过于深入细致分析而游离重点,看到了学生的不是很熟练和超级认真,看到了学生对于我的思路和授课方式的成功复制。
如果说学生的精心授课真的有遗憾的话,笔者不是也存在同样遗憾吗?
教学相长,艺无止境!